第118章 战术调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等到10点过,那架通用直升机才飞回来。
直升机上,不但有8名陆战队特种兵,还有1名身份特殊的战俘。
侯赛因的长子库萨。
丁镇南安排发动心理战,并且派轰炸机对巴士x发起地毯式轰炸,真实根本目的是为了把库萨赶出来。
说得直接一点,让库萨觉得大难临头。
结果,还真是如此。
在轰炸开始前,提前部署到巴士x北面的特种部队就拦截了从城区出来的车队,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抓获伪装成平民,试图以平民身份逃离巴士x的库萨,还击毙了保护他的十多名警卫。
要说的话,这还得多亏军情局提供的帮助。
昨天晚上,一架隶属于空军,不过由军情局使用的大型电子侦察机就赶了过来,一直在巴士x东南方向上徘徊。
这架侦察机的任务,就是监视巴士x城区里民用频段无线电信号。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库萨打算逃离巴士x,肯定不会使用军用电台跟后方联系,毕竟伊拉克的所有军用电台都在联军的监听之下,只要发出信号就会被发现,然后就会遭到轰炸或炮击。
库萨使用的必然是海事卫星电话这类民用通信设备。
可问题是,像海事卫星电话这类高档玩意,在伊拉克肯定不太多。
别说平民,即便是在伊拉克军队里面,也就高级将领有资格使用卫星电话,而且使用频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电话费太贵。
这套由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共同出资打造的卫星通信系统,一直就以贵出名,也始终没能获得推广。发展到现在,占据主要市场的,依然是由梁夏帝国推行的,依靠地面基站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
其实,只有很少的伊拉克家庭有电话。
也就是这架侦察机截获国际海事卫星电话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才确定了库萨的位置,随后通报给埋伏在附近的特种部队。
按特种兵报告,在被抓后的时候,库萨还试图蒙混过关,坚称自己是平民。
此后,还在试图逃跑的时候,被枪托砸了几下,受了点轻伤。
忙到中午,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官员才确认了库萨的身份。
随后,丁镇南随同军情局的情报官员押送库萨返回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至于攻打巴士x的作战行动,用不着丁镇南去操心。
虽然库萨不肯下达投降命令,但是在指挥官都已经逃走的情况下,守卫巴士x的伊拉克军队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此外,到明天下午,心理战就将再次升级。
这次将投放抓获库萨的照片。
不出所料,陆战队将在2到3天之内完成攻占巴士x的作战行动,或许只需要去接受伊拉克军队投降。
在回到哈利德国王军事城后,军情局的情报官员把库萨押上了一架运输机。
至于怎么处置库萨,还轮不到丁镇南说三道四。
不过,丁镇南也没在哈立德国王军事情呆多久。
在签署了几份命令之后,他再次出发。
当然,这次乘坐的是一架战术运输机,目的地是塞马沃。
在之前的几天里面,帝国陆军的第17装甲师已经通过塞勒曼机动到了塞马沃,并且开始为进攻巴格x做准备。
至于后勤保障,暂时主要靠空运。
要说的话,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为了支撑第17装甲师,丁镇南通过施授良搞到了20架重型战略运输机,还有60架大型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以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以及另外几座大型机场为基地,每天能向塞马沃运送大约2500吨物资。
其实,运力还能够提高。
在理论上,执行往返航程不到2000千米的运输任务,20架“运-10”与60架“运-11”每天能飞2个来回,最多能向前线运送上万吨物资,即便无法每次达到最大运载量,也能够运送7500吨。
只是,限制运输能力的,不止是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还受机场的吞吐能力限制。
在塞马沃,只有一条2000米的跑道。
这意味着,“运-10a”没法满载降落,准确说无法以设计的最大重量着陆,必须得降低重量。
在2000千米的跑道上着陆,“运-10a”除了降低载油量,载货量还要减少到80吨。
这个运力,并不比载重量超过60吨的“运-11”强多少。
使用“运-10a”,也主要是其货舱尺寸更大,能够运送zt-99b这样的主战装备,以及部分大尺寸货物。
此外,塞马沃机场几乎没有基础设施,没法为运输机提供有效的保障。
这意味着,运输机在卸下了货物之后就要起飞,因此在做任务规划的时候,得把返航的燃油计算进去,进一步降低了载重量。
不说别的,因为跑道的周转时间高达30分钟,所以该机场在理论上,每天就只能接纳48架次的运输机。
要达到每天7500吨的运量,首先就得把跑道的周转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
所幸的是,帝国空军已经派来专门的工程部队。
按前线提供的报告,肯定能在下个月,也就是开始攻打巴格x的时候把空运量提高一倍以上,平均每天为5000吨。
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丁镇南去前线,就是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支持达到满编战斗状态,而且得到加强的第17装甲师,一天5000吨的补给量,其实根本算不上充足。
现在,第17装甲师共有5个作战旅。
其中,第171旅与第172旅是货真价实的装甲旅,装备规模差不多,各自拥有330辆主战坦克与300辆步兵战车,此外还拥有包括数十门自行榴弹炮在内的近千辆,各种性质的战斗车辆。
第173旅与第177旅都是机步旅,其中第177旅是临时组建的预备队,装备水准相当于第173旅的七成。在第173旅,差不多有240辆主战坦克、380辆步兵战车,以及近千台其他作战车辆。
第174旅为炮兵旅,主战装备的180门自行榴弹炮与80多门远程火箭炮。
除了这5个作战旅,第17装甲师还有1个航空支援旅,拥有300多架直升机,其中的主力是大约200架“直-8”系列通用直升机,以及大约80架“直-x”系列重型直升机。因为是不承担作战任务的航空支援部队,所以该旅没有配备武装直升机,不过可以按需要在作战时增编。
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师直属特战营。
全师,总兵力已经超过3万。
前面已经提到,这种大而全的编制体系一直就是帝国陆军的特色。
和平时期,帝国陆军的所有甲种师都按照军的规模搭建指挥机构,而甲级步兵师身按照集团军的规模在搞建设。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战部队在战时都能迅速扩充。
要说的话,第17装甲师的扩充幅度还不算大,毕竟之前部署在西部战区,面向北玄地区与新月地区,作战压力并不是很大,因此第17装甲师的编制规模在几个甲级装甲师当中不算突出。
此外就是,也没必要过度的扩充。
对于一支有3万名官兵,数千台主战装备,数百架直升机的作战部队来说,每天5000吨的消耗量根本不算多!
遇到激烈战斗,第17装甲师仅仅是弹药消耗,每天就会朝过1万吨。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在名义上,帝国陆军只投入两个师的兵力,可是实际上,这两个师在完成扩充之后的战斗力相当于2个军。
关键,还全都是装甲师,或者说是装甲军。
不说别的,第17装甲师就有1000余辆zt-99b主战坦克!
别说在波沙湾地区,哪怕放到大陆战场上,1000辆zt-99b主战坦克,也能发动一场大规模地面进攻。
再说,还有实力更加强大的第7装甲师呢!
不过,后勤保障依然是个大问题。
关键就是,第17装甲师扩编的时候,并没增加保障部队的规模,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联军的身上。
简单的说,第17装甲师在前面冲锋陷阵,联军在后方运送弹药物资。
现在的问题是,联军未必跟得上。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缩短后勤补给线,也就是地面补给线的长度。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来到前线解决的主要问题。
除了塞马沃的机场,能不能在沿途夺取或者修建更多的机场,从而通过空运尽量的把物资送到靠近前线的地方。
第17装甲师的指挥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不但空军派了工程部队过来,第17装甲师也有一个独立工程营,而且得到了加强,具有很强的工程作业能力。
要说的话,帝国军队从来不缺乏工程作业能力。
从第一次全球大战开始,帝国陆军的工程作业能力就已举世闻名,此后几十年更是始终如一。
不过,第17装甲师的师长,付卫民少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按丁镇那提出的新战术,就不要指望能保持足够的推进速度,即地面部队肯定得等到后方的工程建设。
此外就是,第17装甲师必然承受更大的作战压力。
在最初的计划当中,第17装甲师的任务,其实是完成战役分割,阻止部署在南部地区的伊拉克军队回防。
虽然要求第17装甲师向北推进,即参加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但是有一个前提,在巴士x的第5陆战师会赶来,承担一部分作战任务,从而让第17装甲师能够抽调出几个旅北上。
现在的问题是,第5陆战师不会赶来参战。
丁镇南说得很清楚,在扫荡了巴士x的残敌后,第5陆战师就会去法奥港登船,到时候最多会让高巨王国的装甲旅北上,因此第17装甲师需要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比如原本由第5陆战师承担的任务。
显然,这个要求并不低。
别看第17装甲师有3万多官兵,5个作战旅,可是能够冲锋陷阵的,其实也就只有其中4个装甲旅与机步旅。
这4个旅总共还不到2万名官兵。
按照付卫民少将的说法,如果要承担第5陆战师的部分任务,他最多能够派1个装甲旅北上。
如果真有需要,他还可以把师部警卫营派上去。
另外的3个旅都得留在南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塞马沃的东南方向,有大约40万伊拉克大军。在巴士x被攻占之后,这些伊拉克军队都会蜂拥着赶往巴格x。更要命的是,这些伊拉克军队都会从塞马沃经过!
靠3个旅顶住40万伊拉克军队!?
就算有足够的空中支援,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况,在攻打巴格x的战斗开始之后,未必能够获得足够的空中支援,即海军航空兵肯定要以巴格x为主。
面对潮水般蜂拥而来的敌人,第17装甲师的这几个旅,肯定是疲于奔命。
到时,能够抽调1个装甲旅北上,就很不错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在告诉丁镇南。
攻打巴格x的重任,还是得靠第7装甲师。
不是付卫民认怂了,而是坦然的面对现实。更重要的是,这确实是在为自己手下的将士着想。
师长拿下任务,去赴死的却是基层部队的官兵。
对此,丁镇南心里有数。
如果付卫民没有为部下着想,他就不是一个好师长,更不可能得到几万名官兵的爱戴与追随。
至于现实困难,也确实存在。
问题不在第17装甲师这边,而是在第5陆战师的身上,或者说是由战局决定。
换个角度来看,用1个师的兵力,就能够稳住相当于伊拉克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人口更是占到接近一半的南部地区,已经很不容易了。到时候,第17装甲师不给其他的部队添麻烦就很不错了。
所幸的是,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当中,第17装甲师是次要作战部队,并不是攻打巴格x的主力。
结果就是,丁镇南在塞马沃只耽搁了几个小时。
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他就搭乘运输机离开了塞马沃。
其实,丁镇南很清楚第17装甲师的情况,也就没强求。
除了各种现实原因,还有一个没人提到的问题。
第17装甲师来自西部战区,施授良与丁镇南都是西北战区的人。
不管怎样,付卫民肯接受指挥与安排,没在暗中跟丁镇南对着干。
既然来自西北战区,丁镇南自然会更家重视同样来自西北战区的部队,率先到达波沙湾的第7装甲师。
要说的话,这也不算是任人唯亲。
毕竟,每个战区都有自己的体系,指挥官与参谋更加了解自己所在战区的作战部队。
从一开始,丁镇南就把第7装甲师当绝对主力看待,还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师将士绝不会让他失望。
等到10点过,那架通用直升机才飞回来。
直升机上,不但有8名陆战队特种兵,还有1名身份特殊的战俘。
侯赛因的长子库萨。
丁镇南安排发动心理战,并且派轰炸机对巴士x发起地毯式轰炸,真实根本目的是为了把库萨赶出来。
说得直接一点,让库萨觉得大难临头。
结果,还真是如此。
在轰炸开始前,提前部署到巴士x北面的特种部队就拦截了从城区出来的车队,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抓获伪装成平民,试图以平民身份逃离巴士x的库萨,还击毙了保护他的十多名警卫。
要说的话,这还得多亏军情局提供的帮助。
昨天晚上,一架隶属于空军,不过由军情局使用的大型电子侦察机就赶了过来,一直在巴士x东南方向上徘徊。
这架侦察机的任务,就是监视巴士x城区里民用频段无线电信号。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库萨打算逃离巴士x,肯定不会使用军用电台跟后方联系,毕竟伊拉克的所有军用电台都在联军的监听之下,只要发出信号就会被发现,然后就会遭到轰炸或炮击。
库萨使用的必然是海事卫星电话这类民用通信设备。
可问题是,像海事卫星电话这类高档玩意,在伊拉克肯定不太多。
别说平民,即便是在伊拉克军队里面,也就高级将领有资格使用卫星电话,而且使用频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电话费太贵。
这套由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共同出资打造的卫星通信系统,一直就以贵出名,也始终没能获得推广。发展到现在,占据主要市场的,依然是由梁夏帝国推行的,依靠地面基站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
其实,只有很少的伊拉克家庭有电话。
也就是这架侦察机截获国际海事卫星电话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才确定了库萨的位置,随后通报给埋伏在附近的特种部队。
按特种兵报告,在被抓后的时候,库萨还试图蒙混过关,坚称自己是平民。
此后,还在试图逃跑的时候,被枪托砸了几下,受了点轻伤。
忙到中午,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官员才确认了库萨的身份。
随后,丁镇南随同军情局的情报官员押送库萨返回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至于攻打巴士x的作战行动,用不着丁镇南去操心。
虽然库萨不肯下达投降命令,但是在指挥官都已经逃走的情况下,守卫巴士x的伊拉克军队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此外,到明天下午,心理战就将再次升级。
这次将投放抓获库萨的照片。
不出所料,陆战队将在2到3天之内完成攻占巴士x的作战行动,或许只需要去接受伊拉克军队投降。
在回到哈利德国王军事城后,军情局的情报官员把库萨押上了一架运输机。
至于怎么处置库萨,还轮不到丁镇南说三道四。
不过,丁镇南也没在哈立德国王军事情呆多久。
在签署了几份命令之后,他再次出发。
当然,这次乘坐的是一架战术运输机,目的地是塞马沃。
在之前的几天里面,帝国陆军的第17装甲师已经通过塞勒曼机动到了塞马沃,并且开始为进攻巴格x做准备。
至于后勤保障,暂时主要靠空运。
要说的话,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为了支撑第17装甲师,丁镇南通过施授良搞到了20架重型战略运输机,还有60架大型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以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以及另外几座大型机场为基地,每天能向塞马沃运送大约2500吨物资。
其实,运力还能够提高。
在理论上,执行往返航程不到2000千米的运输任务,20架“运-10”与60架“运-11”每天能飞2个来回,最多能向前线运送上万吨物资,即便无法每次达到最大运载量,也能够运送7500吨。
只是,限制运输能力的,不止是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还受机场的吞吐能力限制。
在塞马沃,只有一条2000米的跑道。
这意味着,“运-10a”没法满载降落,准确说无法以设计的最大重量着陆,必须得降低重量。
在2000千米的跑道上着陆,“运-10a”除了降低载油量,载货量还要减少到80吨。
这个运力,并不比载重量超过60吨的“运-11”强多少。
使用“运-10a”,也主要是其货舱尺寸更大,能够运送zt-99b这样的主战装备,以及部分大尺寸货物。
此外,塞马沃机场几乎没有基础设施,没法为运输机提供有效的保障。
这意味着,运输机在卸下了货物之后就要起飞,因此在做任务规划的时候,得把返航的燃油计算进去,进一步降低了载重量。
不说别的,因为跑道的周转时间高达30分钟,所以该机场在理论上,每天就只能接纳48架次的运输机。
要达到每天7500吨的运量,首先就得把跑道的周转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
所幸的是,帝国空军已经派来专门的工程部队。
按前线提供的报告,肯定能在下个月,也就是开始攻打巴格x的时候把空运量提高一倍以上,平均每天为5000吨。
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丁镇南去前线,就是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支持达到满编战斗状态,而且得到加强的第17装甲师,一天5000吨的补给量,其实根本算不上充足。
现在,第17装甲师共有5个作战旅。
其中,第171旅与第172旅是货真价实的装甲旅,装备规模差不多,各自拥有330辆主战坦克与300辆步兵战车,此外还拥有包括数十门自行榴弹炮在内的近千辆,各种性质的战斗车辆。
第173旅与第177旅都是机步旅,其中第177旅是临时组建的预备队,装备水准相当于第173旅的七成。在第173旅,差不多有240辆主战坦克、380辆步兵战车,以及近千台其他作战车辆。
第174旅为炮兵旅,主战装备的180门自行榴弹炮与80多门远程火箭炮。
除了这5个作战旅,第17装甲师还有1个航空支援旅,拥有300多架直升机,其中的主力是大约200架“直-8”系列通用直升机,以及大约80架“直-x”系列重型直升机。因为是不承担作战任务的航空支援部队,所以该旅没有配备武装直升机,不过可以按需要在作战时增编。
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师直属特战营。
全师,总兵力已经超过3万。
前面已经提到,这种大而全的编制体系一直就是帝国陆军的特色。
和平时期,帝国陆军的所有甲种师都按照军的规模搭建指挥机构,而甲级步兵师身按照集团军的规模在搞建设。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战部队在战时都能迅速扩充。
要说的话,第17装甲师的扩充幅度还不算大,毕竟之前部署在西部战区,面向北玄地区与新月地区,作战压力并不是很大,因此第17装甲师的编制规模在几个甲级装甲师当中不算突出。
此外就是,也没必要过度的扩充。
对于一支有3万名官兵,数千台主战装备,数百架直升机的作战部队来说,每天5000吨的消耗量根本不算多!
遇到激烈战斗,第17装甲师仅仅是弹药消耗,每天就会朝过1万吨。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在名义上,帝国陆军只投入两个师的兵力,可是实际上,这两个师在完成扩充之后的战斗力相当于2个军。
关键,还全都是装甲师,或者说是装甲军。
不说别的,第17装甲师就有1000余辆zt-99b主战坦克!
别说在波沙湾地区,哪怕放到大陆战场上,1000辆zt-99b主战坦克,也能发动一场大规模地面进攻。
再说,还有实力更加强大的第7装甲师呢!
不过,后勤保障依然是个大问题。
关键就是,第17装甲师扩编的时候,并没增加保障部队的规模,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联军的身上。
简单的说,第17装甲师在前面冲锋陷阵,联军在后方运送弹药物资。
现在的问题是,联军未必跟得上。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缩短后勤补给线,也就是地面补给线的长度。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来到前线解决的主要问题。
除了塞马沃的机场,能不能在沿途夺取或者修建更多的机场,从而通过空运尽量的把物资送到靠近前线的地方。
第17装甲师的指挥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不但空军派了工程部队过来,第17装甲师也有一个独立工程营,而且得到了加强,具有很强的工程作业能力。
要说的话,帝国军队从来不缺乏工程作业能力。
从第一次全球大战开始,帝国陆军的工程作业能力就已举世闻名,此后几十年更是始终如一。
不过,第17装甲师的师长,付卫民少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按丁镇那提出的新战术,就不要指望能保持足够的推进速度,即地面部队肯定得等到后方的工程建设。
此外就是,第17装甲师必然承受更大的作战压力。
在最初的计划当中,第17装甲师的任务,其实是完成战役分割,阻止部署在南部地区的伊拉克军队回防。
虽然要求第17装甲师向北推进,即参加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但是有一个前提,在巴士x的第5陆战师会赶来,承担一部分作战任务,从而让第17装甲师能够抽调出几个旅北上。
现在的问题是,第5陆战师不会赶来参战。
丁镇南说得很清楚,在扫荡了巴士x的残敌后,第5陆战师就会去法奥港登船,到时候最多会让高巨王国的装甲旅北上,因此第17装甲师需要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比如原本由第5陆战师承担的任务。
显然,这个要求并不低。
别看第17装甲师有3万多官兵,5个作战旅,可是能够冲锋陷阵的,其实也就只有其中4个装甲旅与机步旅。
这4个旅总共还不到2万名官兵。
按照付卫民少将的说法,如果要承担第5陆战师的部分任务,他最多能够派1个装甲旅北上。
如果真有需要,他还可以把师部警卫营派上去。
另外的3个旅都得留在南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塞马沃的东南方向,有大约40万伊拉克大军。在巴士x被攻占之后,这些伊拉克军队都会蜂拥着赶往巴格x。更要命的是,这些伊拉克军队都会从塞马沃经过!
靠3个旅顶住40万伊拉克军队!?
就算有足够的空中支援,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况,在攻打巴格x的战斗开始之后,未必能够获得足够的空中支援,即海军航空兵肯定要以巴格x为主。
面对潮水般蜂拥而来的敌人,第17装甲师的这几个旅,肯定是疲于奔命。
到时,能够抽调1个装甲旅北上,就很不错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在告诉丁镇南。
攻打巴格x的重任,还是得靠第7装甲师。
不是付卫民认怂了,而是坦然的面对现实。更重要的是,这确实是在为自己手下的将士着想。
师长拿下任务,去赴死的却是基层部队的官兵。
对此,丁镇南心里有数。
如果付卫民没有为部下着想,他就不是一个好师长,更不可能得到几万名官兵的爱戴与追随。
至于现实困难,也确实存在。
问题不在第17装甲师这边,而是在第5陆战师的身上,或者说是由战局决定。
换个角度来看,用1个师的兵力,就能够稳住相当于伊拉克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人口更是占到接近一半的南部地区,已经很不容易了。到时候,第17装甲师不给其他的部队添麻烦就很不错了。
所幸的是,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当中,第17装甲师是次要作战部队,并不是攻打巴格x的主力。
结果就是,丁镇南在塞马沃只耽搁了几个小时。
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他就搭乘运输机离开了塞马沃。
其实,丁镇南很清楚第17装甲师的情况,也就没强求。
除了各种现实原因,还有一个没人提到的问题。
第17装甲师来自西部战区,施授良与丁镇南都是西北战区的人。
不管怎样,付卫民肯接受指挥与安排,没在暗中跟丁镇南对着干。
既然来自西北战区,丁镇南自然会更家重视同样来自西北战区的部队,率先到达波沙湾的第7装甲师。
要说的话,这也不算是任人唯亲。
毕竟,每个战区都有自己的体系,指挥官与参谋更加了解自己所在战区的作战部队。
从一开始,丁镇南就把第7装甲师当绝对主力看待,还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师将士绝不会让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