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九章 魏之军略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权臣最新章节!
京都城外五十里处,便是魏军防线的第一道屏障,削得尖尖的倒桩密密麻麻延伸开去,这样的倒刺木桩每隔十里便设下一道,倒刺木桩后面又是粗木桩子构筑成的巨木栅栏,栅栏后面便是燕军军队了,其弓兵守在第一线,时刻警戒着,之后便是长枪兵。
三道防线,纵深三十里,而魏国的精锐骑兵则是布阵在最后方,集结在京都城下,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不可否认,魏人在短时间内能够构筑成如此防御工事,已经十分的了不起,而想要突破如此防线,不付出惨重的代价,绝不可能办到。
京都城不破,魏国就难以说败,只要这座古都固守住,魏国各地还将会陆续地出现许许多多的军队,这些军队将以京都城为中心凝结起来。
只要京都城守得越久,那么形势也将会对魏国越来越有利。
魏国大将薛破夜连丢南阳关亭水关,更是损兵折将丧失大批辎重粮草仓皇而退,这自然引起魏国朝臣们的愤怒。
司马擎天在战场上突然消失,魏国许多的重臣已经知道此事。
他们自然也知道,南阳平原之战,乃是薛破夜指挥,而南阳关和亭水关的丢失,薛破夜是难辞其咎。
就如同其他两国一样,虽然各军的主帅都不见踪迹,此事各国上层都十分清楚,即使是普通官员也有不少人知道,可是三国都没有对外说出来。
同时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
薛破夜的战败,让魏国的朝臣们纷纷呈上折子,弹劾薛破夜,不但要求魏帝罢免薛破夜的兵权,更是要以战败治罪处斩薛破夜,给魏国将士一个交代。
若论起来,薛破夜丢失两关,而且将魏国王牌骑兵铁马骑葬送于一役,那足够砍十次脑袋。
众所周知,庆国圣将商钟离在庆国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势,庆国军方在本国内也是势力强大,但是比起魏国,庆国的军方显然是略逊一筹。
魏国的皇帝乃是一位好战之君,一心想着一统天下,也正因如此,由这位皇帝支撑以司马擎天为代表的军方,在魏国可说是势力远比庆国军方强势。
而此前唯一在朝中能够稍微制约军方的,只有那位言老宰相,但是两年前就连这最后一根刺也被挑掉之后,军方可说是声势浩大,西魏一国,也彻底成为军事帝国。
军方的强大,自然是踩着其他各派势力站起来,特别是文官集团,几乎沦为军方的仆人,一切都在为军方的军事政令服务。
这些文官忌惮于军方的强势,虽然不敢在明面上与之相抗,但是内心之中自然是极其不满和怨恨的。
当大家隐约感觉到司马擎天有可能再也回不来,又见到军方新的代表薛破夜战败失利,哪怕如今正值危难之时,却还是不放过这次打压军方的机会,无数的文官群而起之,弹劾的奏折如同雪片般飞到了魏帝的案头。
但是这位魏国的皇帝虽然性情暴虐,倒也不是一位无能之君。
他十分清楚,如今魏国面临敌国反攻,形势危急,正值生死存亡之际,若是依照文官们的弹劾奏章,一刀砍了薛破夜的脑袋倒是利索,可是薛破夜死后,又有谁来担当大任,统兵御敌?
这二十年来,司马擎天在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下,手握兵权,成为魏国最耀眼的将星。
也正是因为这颗将星太过耀眼,显得魏国其他的将领都是无比的黯淡。
这些年来,除了司马擎天一直高举名将之巅,魏国虽然号称第一军事大国,竟是再也没有出现一位重量级的大将。
而魏国上下也因为拥有司马擎天这位名将,竟是从来不在乎是否还有新的大将出现,又或者说,因为司马擎天的权势,有些武将即使有才干,却也不敢完全显露出来,一旦稍微盖过司马擎天的风头,等待他的未必是荣耀,很有可能是灾难。
一颗将星闪耀,无数庸才将领聚于其下,所要做的,只是服从军令而已。
相比较而言,反倒是薛破夜在魏军之中还颇有分量,此人年轻之时便跟随司马擎天,偶尔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也正因如此,司马擎天对他倒是颇为器重,慢慢提拔上来,最后甚至成为了司马擎天身边的副统帅。
魏帝心中清楚,临阵换将固然是兵家大忌,而现在最可怕的,却是魏国根本无将可换。
一旦真的将薛破夜处决,却是找不到一位合适的将领来指挥京都城保卫战。
面对着满朝铺天盖地的叫嚷声,这位魏国的皇帝凭借着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大敌当前,不可斩将”以及他那乾坤独断的霸气将所有人的嘴压制住,然后又亲自抚慰薛破夜一番,依旧将魏国兵权放在薛破夜的手中,更是令他统帅十万魏军,组织京都保卫战。
……
薛破夜此时正在京都城外围的第一道屏障处,身后跟着数名部将,遥望着天际,他的神情很是严肃。
连番战败,让这位魏国大将充满了耻辱感。
如今他需要借这次机会来一雪自己的耻辱,更是要一雪魏军的耻辱。
虽然面对着燕庆两国两军,要同时指挥京都城南北两面的作战,而且还必须要以弱势兵力应对,但是薛破夜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大将应有的胆魄。
联军拿下亭水关后,魏军迅速后撤,尔后更是接到了魏帝的旨意,重兵集结至魏军京都城,以保护魏国首都为要。
薛破夜除了在绥定郡一些险要关隘留下有限的兵力把守之外,几乎是将所有的魏军兵力都集结到了魏郡。
虽然私下里不少人都在议论,魏军如此撤退,丢失大片土地,乃是魏国军人的耻辱,而魏帝要求魏军集结于魏郡,不过是贪生怕死而已。
但是薛破夜心中却觉得固守京都城却未必是为敌仅仅为了个人的安全考虑。
京都城是魏国国度,只要国都存在,魏帝活着,也就表明这个国家依然存在,依然有一面旗帜飘在魏国上空。
可是一旦国都被破,魏帝身死,那么魏国六郡必将毫无凝聚力,一盘散沙,那些分散开来的魏国势力,很快就会被拿下京都城的联军分兵镇压下去。
而联军一路向魏郡挺进,也证明联军确实是想拿下京都城,先取魏国首都,将魏国这面旗帜撕裂。
所以薛破夜觉得,在当前形势下,集结重兵于京都城,以保住京都城为战略目的,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燕庆联军二十余万向魏国腹地挺进,看起来声势浩大士气如虹,可是薛破夜静下头脑来冷静想了想,却觉得燕庆联军却也未必真的如表面那般强大。
实际上在他看来,燕庆联军的隐患极大,若是魏军能够好好利用,也未必不能反败为胜。
对此,他曾与魏帝在某一夜彻夜长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种种优劣。
他虽然在战场上连败几阵,却也并非庸才,能够得司马擎天器重,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他的陈述中,魏国固然有着兵力以及士气上的劣势,但是却也有着联军不可比拟的优势,至少占着天时地利,而且在这种国难之时,虽然也确实存在着不少趁乱起兵的地方乱党,但是总体而言,魏国人对于联军的反攻,还是表现出了共有的仇视,也就是说,至少占了七分人和。
京都城本就是堡垒一块,易守难攻,若是调动人力物力在京都城外再修建数道防御工事,形成坚固的屏障,那么联军想要拿下京都城,就必须先突破数道防御工事,而要突破这几道工事,必定会损失惨重,联军的损失越大,那么对联军的士气也就越加有影响。
等到他们突破数道障碍之后,还要面对魏国精锐骑兵的最后冲击,等到真正的兵临城下之时,那已经是经过了数场的苦战,遭受的损失必定不小,而士气也毕竟大大削减。
那个时候,魏军已是全面退守京都城,固守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古城,损兵折将士气大大削减的联军那时候想要攻下这座城,必将是更加困难,只要联军久攻不下,士气进一步受打击,魏军甚至能够发起反攻,存在着反败为胜的可能性。
魏帝听薛破夜如此分析,本来还有些不安的心顿时兴奋起来,随即又听薛破夜谈论联军存在的巨大隐患,顿时便更加的激动,信心大增。
在薛破夜的口中,联军的隐患巨大,第一条便是深入敌国腹地,后勤补给线漫长无比,这无论对庆军还是燕军来说,都将是严峻的考验。
后勤出现差错,前方的兵力越多,所产生的后果也就越严重。
薛破夜甚至准确地分析出,就算燕国人能够支撑下去,庆国人却绝对禁不起长期的厮杀,一旦进攻受挫,久攻不下,那么庆国的后勤必将出现问题,而庆国人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得不选择撤兵。
只要庆人撤兵,留下燕国一军,就算燕国人强悍勇猛,却也未必真的是魏人的敌手。
联军存在的第二个隐患,便是他们的同盟并不是牢不可摧,而是一种利益驱使的短暂结合,其实联军内部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出来,而且京都保卫战一旦正式打响,随着时间推移,联军这个致命的隐患将愈加暴漏出来,而魏国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薛破夜又谈了其他几点隐患,但是仅这两点,就足以让魏帝充满了信心。
但是魏国君臣却也知道,想要这些隐患爆发出来,还是要取决于魏国本身能不能支撑下去,如果联军攻势凶猛,京都城很快就被攻破,那么这所谓的己方优势和敌军隐患,也就只是一纸空谈了。
君臣议定之后,便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京都城。
自那日开始,薛破夜便开始从魏郡各县调来大批的人力物力,日夜不息地在京都城外修筑防御工事,更是进一步加固京都城。
而联军拿下亭水关后,进行了一番休整,多少也给魏军备战留出了时间来。
京都城外五十里处,便是魏军防线的第一道屏障,削得尖尖的倒桩密密麻麻延伸开去,这样的倒刺木桩每隔十里便设下一道,倒刺木桩后面又是粗木桩子构筑成的巨木栅栏,栅栏后面便是燕军军队了,其弓兵守在第一线,时刻警戒着,之后便是长枪兵。
三道防线,纵深三十里,而魏国的精锐骑兵则是布阵在最后方,集结在京都城下,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不可否认,魏人在短时间内能够构筑成如此防御工事,已经十分的了不起,而想要突破如此防线,不付出惨重的代价,绝不可能办到。
京都城不破,魏国就难以说败,只要这座古都固守住,魏国各地还将会陆续地出现许许多多的军队,这些军队将以京都城为中心凝结起来。
只要京都城守得越久,那么形势也将会对魏国越来越有利。
魏国大将薛破夜连丢南阳关亭水关,更是损兵折将丧失大批辎重粮草仓皇而退,这自然引起魏国朝臣们的愤怒。
司马擎天在战场上突然消失,魏国许多的重臣已经知道此事。
他们自然也知道,南阳平原之战,乃是薛破夜指挥,而南阳关和亭水关的丢失,薛破夜是难辞其咎。
就如同其他两国一样,虽然各军的主帅都不见踪迹,此事各国上层都十分清楚,即使是普通官员也有不少人知道,可是三国都没有对外说出来。
同时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
薛破夜的战败,让魏国的朝臣们纷纷呈上折子,弹劾薛破夜,不但要求魏帝罢免薛破夜的兵权,更是要以战败治罪处斩薛破夜,给魏国将士一个交代。
若论起来,薛破夜丢失两关,而且将魏国王牌骑兵铁马骑葬送于一役,那足够砍十次脑袋。
众所周知,庆国圣将商钟离在庆国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权势,庆国军方在本国内也是势力强大,但是比起魏国,庆国的军方显然是略逊一筹。
魏国的皇帝乃是一位好战之君,一心想着一统天下,也正因如此,由这位皇帝支撑以司马擎天为代表的军方,在魏国可说是势力远比庆国军方强势。
而此前唯一在朝中能够稍微制约军方的,只有那位言老宰相,但是两年前就连这最后一根刺也被挑掉之后,军方可说是声势浩大,西魏一国,也彻底成为军事帝国。
军方的强大,自然是踩着其他各派势力站起来,特别是文官集团,几乎沦为军方的仆人,一切都在为军方的军事政令服务。
这些文官忌惮于军方的强势,虽然不敢在明面上与之相抗,但是内心之中自然是极其不满和怨恨的。
当大家隐约感觉到司马擎天有可能再也回不来,又见到军方新的代表薛破夜战败失利,哪怕如今正值危难之时,却还是不放过这次打压军方的机会,无数的文官群而起之,弹劾的奏折如同雪片般飞到了魏帝的案头。
但是这位魏国的皇帝虽然性情暴虐,倒也不是一位无能之君。
他十分清楚,如今魏国面临敌国反攻,形势危急,正值生死存亡之际,若是依照文官们的弹劾奏章,一刀砍了薛破夜的脑袋倒是利索,可是薛破夜死后,又有谁来担当大任,统兵御敌?
这二十年来,司马擎天在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下,手握兵权,成为魏国最耀眼的将星。
也正是因为这颗将星太过耀眼,显得魏国其他的将领都是无比的黯淡。
这些年来,除了司马擎天一直高举名将之巅,魏国虽然号称第一军事大国,竟是再也没有出现一位重量级的大将。
而魏国上下也因为拥有司马擎天这位名将,竟是从来不在乎是否还有新的大将出现,又或者说,因为司马擎天的权势,有些武将即使有才干,却也不敢完全显露出来,一旦稍微盖过司马擎天的风头,等待他的未必是荣耀,很有可能是灾难。
一颗将星闪耀,无数庸才将领聚于其下,所要做的,只是服从军令而已。
相比较而言,反倒是薛破夜在魏军之中还颇有分量,此人年轻之时便跟随司马擎天,偶尔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也正因如此,司马擎天对他倒是颇为器重,慢慢提拔上来,最后甚至成为了司马擎天身边的副统帅。
魏帝心中清楚,临阵换将固然是兵家大忌,而现在最可怕的,却是魏国根本无将可换。
一旦真的将薛破夜处决,却是找不到一位合适的将领来指挥京都城保卫战。
面对着满朝铺天盖地的叫嚷声,这位魏国的皇帝凭借着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大敌当前,不可斩将”以及他那乾坤独断的霸气将所有人的嘴压制住,然后又亲自抚慰薛破夜一番,依旧将魏国兵权放在薛破夜的手中,更是令他统帅十万魏军,组织京都保卫战。
……
薛破夜此时正在京都城外围的第一道屏障处,身后跟着数名部将,遥望着天际,他的神情很是严肃。
连番战败,让这位魏国大将充满了耻辱感。
如今他需要借这次机会来一雪自己的耻辱,更是要一雪魏军的耻辱。
虽然面对着燕庆两国两军,要同时指挥京都城南北两面的作战,而且还必须要以弱势兵力应对,但是薛破夜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大将应有的胆魄。
联军拿下亭水关后,魏军迅速后撤,尔后更是接到了魏帝的旨意,重兵集结至魏军京都城,以保护魏国首都为要。
薛破夜除了在绥定郡一些险要关隘留下有限的兵力把守之外,几乎是将所有的魏军兵力都集结到了魏郡。
虽然私下里不少人都在议论,魏军如此撤退,丢失大片土地,乃是魏国军人的耻辱,而魏帝要求魏军集结于魏郡,不过是贪生怕死而已。
但是薛破夜心中却觉得固守京都城却未必是为敌仅仅为了个人的安全考虑。
京都城是魏国国度,只要国都存在,魏帝活着,也就表明这个国家依然存在,依然有一面旗帜飘在魏国上空。
可是一旦国都被破,魏帝身死,那么魏国六郡必将毫无凝聚力,一盘散沙,那些分散开来的魏国势力,很快就会被拿下京都城的联军分兵镇压下去。
而联军一路向魏郡挺进,也证明联军确实是想拿下京都城,先取魏国首都,将魏国这面旗帜撕裂。
所以薛破夜觉得,在当前形势下,集结重兵于京都城,以保住京都城为战略目的,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燕庆联军二十余万向魏国腹地挺进,看起来声势浩大士气如虹,可是薛破夜静下头脑来冷静想了想,却觉得燕庆联军却也未必真的如表面那般强大。
实际上在他看来,燕庆联军的隐患极大,若是魏军能够好好利用,也未必不能反败为胜。
对此,他曾与魏帝在某一夜彻夜长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种种优劣。
他虽然在战场上连败几阵,却也并非庸才,能够得司马擎天器重,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他的陈述中,魏国固然有着兵力以及士气上的劣势,但是却也有着联军不可比拟的优势,至少占着天时地利,而且在这种国难之时,虽然也确实存在着不少趁乱起兵的地方乱党,但是总体而言,魏国人对于联军的反攻,还是表现出了共有的仇视,也就是说,至少占了七分人和。
京都城本就是堡垒一块,易守难攻,若是调动人力物力在京都城外再修建数道防御工事,形成坚固的屏障,那么联军想要拿下京都城,就必须先突破数道防御工事,而要突破这几道工事,必定会损失惨重,联军的损失越大,那么对联军的士气也就越加有影响。
等到他们突破数道障碍之后,还要面对魏国精锐骑兵的最后冲击,等到真正的兵临城下之时,那已经是经过了数场的苦战,遭受的损失必定不小,而士气也毕竟大大削减。
那个时候,魏军已是全面退守京都城,固守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古城,损兵折将士气大大削减的联军那时候想要攻下这座城,必将是更加困难,只要联军久攻不下,士气进一步受打击,魏军甚至能够发起反攻,存在着反败为胜的可能性。
魏帝听薛破夜如此分析,本来还有些不安的心顿时兴奋起来,随即又听薛破夜谈论联军存在的巨大隐患,顿时便更加的激动,信心大增。
在薛破夜的口中,联军的隐患巨大,第一条便是深入敌国腹地,后勤补给线漫长无比,这无论对庆军还是燕军来说,都将是严峻的考验。
后勤出现差错,前方的兵力越多,所产生的后果也就越严重。
薛破夜甚至准确地分析出,就算燕国人能够支撑下去,庆国人却绝对禁不起长期的厮杀,一旦进攻受挫,久攻不下,那么庆国的后勤必将出现问题,而庆国人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得不选择撤兵。
只要庆人撤兵,留下燕国一军,就算燕国人强悍勇猛,却也未必真的是魏人的敌手。
联军存在的第二个隐患,便是他们的同盟并不是牢不可摧,而是一种利益驱使的短暂结合,其实联军内部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出来,而且京都保卫战一旦正式打响,随着时间推移,联军这个致命的隐患将愈加暴漏出来,而魏国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薛破夜又谈了其他几点隐患,但是仅这两点,就足以让魏帝充满了信心。
但是魏国君臣却也知道,想要这些隐患爆发出来,还是要取决于魏国本身能不能支撑下去,如果联军攻势凶猛,京都城很快就被攻破,那么这所谓的己方优势和敌军隐患,也就只是一纸空谈了。
君臣议定之后,便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京都城。
自那日开始,薛破夜便开始从魏郡各县调来大批的人力物力,日夜不息地在京都城外修筑防御工事,更是进一步加固京都城。
而联军拿下亭水关后,进行了一番休整,多少也给魏军备战留出了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