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罐内婴尸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末日大佬速成指南、神棍日记、快穿苏妲己、星际壕婚:怂妻猖狂、位面之时空之匙、诸天供应商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茅山传说最新章节!
吴志远用手捂住鼻子,待那陶罐中的气味散发得差不多了,才凑近罐口去看陶罐内的情况。
石室内的光线全部来自嵌在石壁内的夜明沙,所以亮度很低,这陶罐罐口略细,光线无法照到罐内,吴志远只看到陶罐里黑漆漆的,用手微微晃动,里面好像装着什么东西。
吴志远将罐子倒过来,想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可却从罐口流出一滩散发着恶臭的黑水。那黑水臭不可闻,瞬间,整间石室都充斥着这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吴志远连忙将陶罐放在一边,强忍住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没有呕吐出来。这是他生平闻到的最难闻的气味,比黑降门泡制尸蛊的腐烂尸体更难闻。
刚才用手晃动陶罐时的感觉很真实,说明这陶罐内绝不只是这些臭水,而是有一个有实体的东西,很显然,这个东西无法从略细的罐口倒出。
吴志远凝视陶罐片刻,想起刚才见到陶罐滚落石台但并未落地,而是自行飘起的一幕,会不会是这陶罐内装着一个有灵性的灵物?
吴志远曾听擅长中药的五叔说过,人参千年成精,便有了灵性,会逃脱采参客的捕捉,即使被采参客挖了出来,采参客也会在它的参头部位系上一根红绳,防止它再次逃脱。可能这种有了灵性的千年老参移动速度并不快,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它确实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移动了一段很明显的距离。
紫虚萍实亦非平凡之物,如果它也有灵性,而恰好就被装在这陶罐内,刚才自行飘起的那幕场景也就得到解释了。
想到这里,吴志远心中难掩兴奋,他抓起陶罐,沉声道:“如果你真的有灵性,希望你能谅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月影。”
话音一落,他将手中的陶罐重重的摔在了石台上。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陶罐顿时变成了碎片,一个肉乎乎的惨白的东西在碎陶片上滚了几滚,停了下来,比先前更加浓重的恶臭气味扑面而来,吴志远连忙后退一步,同时伸手掩住了鼻子。
他定睛一看,不由得骇然心惊,碎陶片上那个肉乎乎的东西,并不是预料中的紫虚萍实,而是一具被水浸泡得早已发胀的尸体,并且是具婴儿的尸体!
那婴儿似乎刚出生不久,四肢和头颅很小,但因为被水长期浸泡的缘故,全部都已经发胀,脸恰好歪向吴志远,发白的眼珠子鼓了出来,显得死气沉沉。
吴志远惊愕的看着石台上的死婴,脑海中再次想起陶罐飘起的那一幕,顿时有些震惊,莫非是这死婴阴魂不散?
想到这里,他拔出桃木剑,警惕的扫视着石室,可石室内并无异常。
这死婴被封装在陶罐内,十分古怪。在某些地方,人死之后会将尸体火化,然后将骨灰放在骨灰坛中,骨灰坛一般也会使用陶罐或者瓷罐,但这具死婴的尸体却是整个被装进了陶罐中,莫非也是一种安葬死婴的方式?
这石钟山山体内的石室被是淹没在湖水之中,千百年来无人踏足,那这陶罐岂不是已经在这里存放了很久?存放这些陶罐的人又会是谁?
吴志远的目光落在石台的其他陶罐上。这些陶罐数量不少,约摸有三十几个,大小不一,大的估计可以放进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小的只能放进一只老鼠。吴志远的心底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这些陶罐里都存放着死婴或者其他动物的尸体,那简直是一种令人发指的行为。
他不忍去打开其他陶罐,只想如何处理眼前这具已经发胀的死婴尸体。入土掩埋是最合适的方法,可是这石室全部都是石头,掩埋显然行不通。思忖片刻,吴志远脱下了外衣,盖在了死婴的尸体上。
虽然是冬天,但是吴志远一直没有多加衣服,除掉了外衣,他只剩下一件贴身的单衣,觉得更冷。但身处这种凶险诡异的环境中,与内心的未知恐惧感相比,自身的冷热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吴志远想起紧靠石台的石壁上隐约刻有字迹,便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跨过几个陶罐,在石壁前站稳了脚步。
石壁上的确刻着字,但因为年岁久远,被湖水侵蚀,加上有少许青苔覆盖,所以并不清晰。
吴志远用桃木剑刮了刮石壁上的青苔,方才看出上面的文字是用大篆书写。吴志远对大篆并不算熟悉,只能认得少量大篆字。所幸的是这石壁上的问题并不难认,他仔细辨别,竟也能看出字的内容。
只见上面竖写着一句诗,吴志远轻轻读来:“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
“三千年?”吴志远不由得愕然自语,大篆是西周后期盛行的文字,如果照此算来,距离现在的确已经两年多年有余,说是三千年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吴志远猛地一震,突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他静心一想,顿时明白过来。
“三千年,三千年……”吴志远口中快速念道,同时大脑急速思索。“我来醉卧三千年,也就是说我已经在这里睡了三千年了,写这句诗的时候就是在三千年以后,而大篆盛行是在三千年前的西周。那这句诗是什么时候写在石壁上的?”
吴志远的后背顿时泛起一阵凉意,按照诗句的意思和大篆盛行在三年的西周来推算,石壁上这句诗应该写在现代,或者,近几年间。
写这句诗的人是谁?这个人怎么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三千年而不死,并且还能手脚麻利的在这石壁上刻上字体如此正规的大篆?
更难以解释的是,这里平时都在鄱阳湖水的淹没中,人怎么可能在湖水中存活上三千年?难道是当年太平军中那些沉入湖底但没死的士兵?
也不对,太平天国反清起义的时间距今不过百年,而并不是三千年。
一时间,吴志远理不出一点头绪,他再次看向石壁上的诗句,突然发现这句诗一旁不远处还有一些文字,似乎也是一句诗。
吴志远用手捂住鼻子,待那陶罐中的气味散发得差不多了,才凑近罐口去看陶罐内的情况。
石室内的光线全部来自嵌在石壁内的夜明沙,所以亮度很低,这陶罐罐口略细,光线无法照到罐内,吴志远只看到陶罐里黑漆漆的,用手微微晃动,里面好像装着什么东西。
吴志远将罐子倒过来,想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可却从罐口流出一滩散发着恶臭的黑水。那黑水臭不可闻,瞬间,整间石室都充斥着这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吴志远连忙将陶罐放在一边,强忍住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没有呕吐出来。这是他生平闻到的最难闻的气味,比黑降门泡制尸蛊的腐烂尸体更难闻。
刚才用手晃动陶罐时的感觉很真实,说明这陶罐内绝不只是这些臭水,而是有一个有实体的东西,很显然,这个东西无法从略细的罐口倒出。
吴志远凝视陶罐片刻,想起刚才见到陶罐滚落石台但并未落地,而是自行飘起的一幕,会不会是这陶罐内装着一个有灵性的灵物?
吴志远曾听擅长中药的五叔说过,人参千年成精,便有了灵性,会逃脱采参客的捕捉,即使被采参客挖了出来,采参客也会在它的参头部位系上一根红绳,防止它再次逃脱。可能这种有了灵性的千年老参移动速度并不快,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它确实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移动了一段很明显的距离。
紫虚萍实亦非平凡之物,如果它也有灵性,而恰好就被装在这陶罐内,刚才自行飘起的那幕场景也就得到解释了。
想到这里,吴志远心中难掩兴奋,他抓起陶罐,沉声道:“如果你真的有灵性,希望你能谅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月影。”
话音一落,他将手中的陶罐重重的摔在了石台上。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陶罐顿时变成了碎片,一个肉乎乎的惨白的东西在碎陶片上滚了几滚,停了下来,比先前更加浓重的恶臭气味扑面而来,吴志远连忙后退一步,同时伸手掩住了鼻子。
他定睛一看,不由得骇然心惊,碎陶片上那个肉乎乎的东西,并不是预料中的紫虚萍实,而是一具被水浸泡得早已发胀的尸体,并且是具婴儿的尸体!
那婴儿似乎刚出生不久,四肢和头颅很小,但因为被水长期浸泡的缘故,全部都已经发胀,脸恰好歪向吴志远,发白的眼珠子鼓了出来,显得死气沉沉。
吴志远惊愕的看着石台上的死婴,脑海中再次想起陶罐飘起的那一幕,顿时有些震惊,莫非是这死婴阴魂不散?
想到这里,他拔出桃木剑,警惕的扫视着石室,可石室内并无异常。
这死婴被封装在陶罐内,十分古怪。在某些地方,人死之后会将尸体火化,然后将骨灰放在骨灰坛中,骨灰坛一般也会使用陶罐或者瓷罐,但这具死婴的尸体却是整个被装进了陶罐中,莫非也是一种安葬死婴的方式?
这石钟山山体内的石室被是淹没在湖水之中,千百年来无人踏足,那这陶罐岂不是已经在这里存放了很久?存放这些陶罐的人又会是谁?
吴志远的目光落在石台的其他陶罐上。这些陶罐数量不少,约摸有三十几个,大小不一,大的估计可以放进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小的只能放进一只老鼠。吴志远的心底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这些陶罐里都存放着死婴或者其他动物的尸体,那简直是一种令人发指的行为。
他不忍去打开其他陶罐,只想如何处理眼前这具已经发胀的死婴尸体。入土掩埋是最合适的方法,可是这石室全部都是石头,掩埋显然行不通。思忖片刻,吴志远脱下了外衣,盖在了死婴的尸体上。
虽然是冬天,但是吴志远一直没有多加衣服,除掉了外衣,他只剩下一件贴身的单衣,觉得更冷。但身处这种凶险诡异的环境中,与内心的未知恐惧感相比,自身的冷热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吴志远想起紧靠石台的石壁上隐约刻有字迹,便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跨过几个陶罐,在石壁前站稳了脚步。
石壁上的确刻着字,但因为年岁久远,被湖水侵蚀,加上有少许青苔覆盖,所以并不清晰。
吴志远用桃木剑刮了刮石壁上的青苔,方才看出上面的文字是用大篆书写。吴志远对大篆并不算熟悉,只能认得少量大篆字。所幸的是这石壁上的问题并不难认,他仔细辨别,竟也能看出字的内容。
只见上面竖写着一句诗,吴志远轻轻读来:“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
“三千年?”吴志远不由得愕然自语,大篆是西周后期盛行的文字,如果照此算来,距离现在的确已经两年多年有余,说是三千年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吴志远猛地一震,突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他静心一想,顿时明白过来。
“三千年,三千年……”吴志远口中快速念道,同时大脑急速思索。“我来醉卧三千年,也就是说我已经在这里睡了三千年了,写这句诗的时候就是在三千年以后,而大篆盛行是在三千年前的西周。那这句诗是什么时候写在石壁上的?”
吴志远的后背顿时泛起一阵凉意,按照诗句的意思和大篆盛行在三年的西周来推算,石壁上这句诗应该写在现代,或者,近几年间。
写这句诗的人是谁?这个人怎么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三千年而不死,并且还能手脚麻利的在这石壁上刻上字体如此正规的大篆?
更难以解释的是,这里平时都在鄱阳湖水的淹没中,人怎么可能在湖水中存活上三千年?难道是当年太平军中那些沉入湖底但没死的士兵?
也不对,太平天国反清起义的时间距今不过百年,而并不是三千年。
一时间,吴志远理不出一点头绪,他再次看向石壁上的诗句,突然发现这句诗一旁不远处还有一些文字,似乎也是一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