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自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学霸最新章节!
谷强做了三组的验证实验,既是保证结果可信,也是为了积累一些资料,为以后的比较做准备。
欧阳仕则接手了杨锐的工作,抓了七只准备好的小白鼠过来,开始做胚胎的性别鉴定。
做性别鉴定的难点就在于引物的设计上,同时,它也是胚胎移植的重要门槛之一。
杨锐设计出了引物,最难的门槛就算是跨过去了。
剩下的工作,他还不如交给欧阳仕,顺便送给他一个第二作者。
对杨锐来说,一篇论文是否独自领衔,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即使是能拿诺贝尔奖的论文,诺贝尔奖委员会实际上也不会因为论文的署名而决定奖项的归属,何况诺贝尔奖通常都是给人的,而非给文章或者研究本身。
这一点在爱因斯坦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光电效应的发现。光电效应当然是很重要,也值得拿一个诺贝尔奖,但是,这是爱因斯坦来着!
任何人想到爱因斯坦的学术研究,第一念头都应该是相对论才是,诺贝尔奖委员会也不例外。
但是,当年的相对论却是未曾证实的,虽然大家都觉得相对论碉堡了,可是,将诺贝尔奖的获奖理由,设为尚未证实的相对论,又未免太冒险了——就在爱因斯坦之前不久,以太学说还大行其道呢,当年又有谁敢肯定相对论不是另一个暂时无法证伪的假说。
然而,爱因斯坦又太牛了,再不给他诺贝尔奖,也实在是拖不住了。
因此,爱因斯坦最终得奖的理由,就成为了光电效应——值得获奖,但绝不是爱因斯坦因此而获奖的理由。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难以单人完成了,杨锐之前独立完成的PCR,即使不是最后一个单人完成的诺奖级技术,也相距不远了,就这还是他刻意如此。
性别鉴定这个小项目,自然更不值得杨锐独立去做。
其实,要是杨锐狠一点,他随便找两只实验狗配合自己,或者就是让全实验室的人都帮忙了,到时候他不给署名,大概也无人敢跳起来。
实验室负责人的权威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无从轻重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但在实验室内部,依旧异常的沉重,对于杨锐这样名声在外的学者就更是如此了。
不过,强权并不属于杨锐的选择,他本人也不喜欢如此纯粹的剥削。杨锐宁愿拿出一个或者几个第二作者,若是合作者有相应的付出的话,杨锐也不介意让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作者。
即使他的目标是《nature》。
是的,杨锐计划将性别鉴定的论文发表到著名的《自然》上,他才不在乎JournalOfNutrition(营养学报》,或者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报)。
这两份期刊的确是行业内顶级的期刊了,但它们所在的行业,是小小的畜牧业,而非庞大的生物学,更不是传说中的自然科学。
期刊的名气,社会影响力,以及它的地位,粗略的讲,与它覆盖的广度是很有关系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自然》与《科学》毫无疑问的占据了期刊地位的制高点,这与他们的覆盖面最广很有关系。
而在生物学类期刊中,涵盖全生物学范围的《细胞》首当其冲,但就算它的影响因子经常比《自然》和《科学》,论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仍然是比不过后两者的。
同样的道理,《柳叶刀》这种只涵盖了医学的期刊,即使它的专业性为人称道,影响因子亦是经常夸张的要命,可它在生物学内的影响力却大不如《CELL》,只能在医学领域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之类的期刊内斗。
更进一步的《CancerCell》(癌细胞)更加专精,因此,虽然它属于典型的牛的不行,一篇论文吃一辈子的期刊,可要说行业以外的社会影响力,自然更加狭窄了。
对于今天的杨锐来说,一篇畜牧类期刊的牛文能怎么样呢?
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大约是很需要《营养学报》这样的期刊,准确的说,是极其渴望以至于不敢幻想《营养学报》这样的期刊。
可对于杨锐来说,他要一篇影响因子3.0的期刊做什么?难道就为了向人证明自己在畜牧学方面有所钻研吗?
再强的行业顶级期刊,也不可能比CNS有价值的。
多一篇《nature》不知道是牛多少倍的事。
当然,发表一篇《nature》也是一件不知道难多少倍的事。事实上,如果是欧阳仕或者谷强他们写一篇《应用PCR技术对早期胚胎做性别鉴定及性别控制》的文章的话,十成十的是发表不了的。
因为他们尚未在国际学术界证明自己。
所以,像是这种看名字就不够格的论文,是不能给他们当敲门砖的。
如果是只发表过一篇CELL的杨锐去投稿的话,九成九也是发表不了的,同样是因为这篇敲门砖的力度不够。
但是,对于已经CNS全接触过的杨锐来说,他还是三成几率将这篇论文发表出去的——他是已经将门敲开的世界级知名学者了,他要发表新论文,不论是CELL还是《科学》,都会给予重视的。
假如再算上杨锐是PCR技术的开创者的这个身份,三成几率就会骤升到六七成。面对CNS级别的期刊,六七成是个很靠谱的成功率了,完全值得一试了。
换言之,一模一样的论文,如果署名是杨锐,就有六七成的几率发表,如果署名孙正初的话,就是绝对无法发表。
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当然,就现实的情况来看,孙正初累死了也做不出这样的文章就是了,CNS之流的顶级期刊的歧视也就无从说起了。
不过,杨锐并不准备在论文发表以前,谈论《自然》之类的话题。
这样的事情做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去说。
在欧阳仕忙着给小白鼠做“胎教”的时间,杨锐就铺开阵势,写了起来,顺便教谷强、孙正初等人英文写作。
别看后世的研究生六级英语都没过就能写英文论文,那也是多年经验积累出来的,就80年代的环境,买本英文学习资料都困难的年代,杨锐的经验,妥妥的是金砖级的。
于是,刚刚休息了几天的研究员们,再次无怨无悔的进入了加班状态。
杨锐倒是稍微清闲了一些,在等待欧阳仕完成实验的时间里,随意的招待着前来参观的学者和官员,偶尔进行一些表演性质的实验。
一切都平静的像是山坳里的池塘似的。
就连欧阳仕在完成了最后一步后,都没有发现,杨锐已然第一时间将论文给寄出了。
反而是实验室的食堂里,一群不相干的研究员兴奋的讨论着《营养学报》和《英国营养学报》谁强谁弱的问题。
谷强做了三组的验证实验,既是保证结果可信,也是为了积累一些资料,为以后的比较做准备。
欧阳仕则接手了杨锐的工作,抓了七只准备好的小白鼠过来,开始做胚胎的性别鉴定。
做性别鉴定的难点就在于引物的设计上,同时,它也是胚胎移植的重要门槛之一。
杨锐设计出了引物,最难的门槛就算是跨过去了。
剩下的工作,他还不如交给欧阳仕,顺便送给他一个第二作者。
对杨锐来说,一篇论文是否独自领衔,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即使是能拿诺贝尔奖的论文,诺贝尔奖委员会实际上也不会因为论文的署名而决定奖项的归属,何况诺贝尔奖通常都是给人的,而非给文章或者研究本身。
这一点在爱因斯坦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光电效应的发现。光电效应当然是很重要,也值得拿一个诺贝尔奖,但是,这是爱因斯坦来着!
任何人想到爱因斯坦的学术研究,第一念头都应该是相对论才是,诺贝尔奖委员会也不例外。
但是,当年的相对论却是未曾证实的,虽然大家都觉得相对论碉堡了,可是,将诺贝尔奖的获奖理由,设为尚未证实的相对论,又未免太冒险了——就在爱因斯坦之前不久,以太学说还大行其道呢,当年又有谁敢肯定相对论不是另一个暂时无法证伪的假说。
然而,爱因斯坦又太牛了,再不给他诺贝尔奖,也实在是拖不住了。
因此,爱因斯坦最终得奖的理由,就成为了光电效应——值得获奖,但绝不是爱因斯坦因此而获奖的理由。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难以单人完成了,杨锐之前独立完成的PCR,即使不是最后一个单人完成的诺奖级技术,也相距不远了,就这还是他刻意如此。
性别鉴定这个小项目,自然更不值得杨锐独立去做。
其实,要是杨锐狠一点,他随便找两只实验狗配合自己,或者就是让全实验室的人都帮忙了,到时候他不给署名,大概也无人敢跳起来。
实验室负责人的权威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无从轻重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但在实验室内部,依旧异常的沉重,对于杨锐这样名声在外的学者就更是如此了。
不过,强权并不属于杨锐的选择,他本人也不喜欢如此纯粹的剥削。杨锐宁愿拿出一个或者几个第二作者,若是合作者有相应的付出的话,杨锐也不介意让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作者。
即使他的目标是《nature》。
是的,杨锐计划将性别鉴定的论文发表到著名的《自然》上,他才不在乎JournalOfNutrition(营养学报》,或者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报)。
这两份期刊的确是行业内顶级的期刊了,但它们所在的行业,是小小的畜牧业,而非庞大的生物学,更不是传说中的自然科学。
期刊的名气,社会影响力,以及它的地位,粗略的讲,与它覆盖的广度是很有关系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自然》与《科学》毫无疑问的占据了期刊地位的制高点,这与他们的覆盖面最广很有关系。
而在生物学类期刊中,涵盖全生物学范围的《细胞》首当其冲,但就算它的影响因子经常比《自然》和《科学》,论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仍然是比不过后两者的。
同样的道理,《柳叶刀》这种只涵盖了医学的期刊,即使它的专业性为人称道,影响因子亦是经常夸张的要命,可它在生物学内的影响力却大不如《CELL》,只能在医学领域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之类的期刊内斗。
更进一步的《CancerCell》(癌细胞)更加专精,因此,虽然它属于典型的牛的不行,一篇论文吃一辈子的期刊,可要说行业以外的社会影响力,自然更加狭窄了。
对于今天的杨锐来说,一篇畜牧类期刊的牛文能怎么样呢?
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大约是很需要《营养学报》这样的期刊,准确的说,是极其渴望以至于不敢幻想《营养学报》这样的期刊。
可对于杨锐来说,他要一篇影响因子3.0的期刊做什么?难道就为了向人证明自己在畜牧学方面有所钻研吗?
再强的行业顶级期刊,也不可能比CNS有价值的。
多一篇《nature》不知道是牛多少倍的事。
当然,发表一篇《nature》也是一件不知道难多少倍的事。事实上,如果是欧阳仕或者谷强他们写一篇《应用PCR技术对早期胚胎做性别鉴定及性别控制》的文章的话,十成十的是发表不了的。
因为他们尚未在国际学术界证明自己。
所以,像是这种看名字就不够格的论文,是不能给他们当敲门砖的。
如果是只发表过一篇CELL的杨锐去投稿的话,九成九也是发表不了的,同样是因为这篇敲门砖的力度不够。
但是,对于已经CNS全接触过的杨锐来说,他还是三成几率将这篇论文发表出去的——他是已经将门敲开的世界级知名学者了,他要发表新论文,不论是CELL还是《科学》,都会给予重视的。
假如再算上杨锐是PCR技术的开创者的这个身份,三成几率就会骤升到六七成。面对CNS级别的期刊,六七成是个很靠谱的成功率了,完全值得一试了。
换言之,一模一样的论文,如果署名是杨锐,就有六七成的几率发表,如果署名孙正初的话,就是绝对无法发表。
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当然,就现实的情况来看,孙正初累死了也做不出这样的文章就是了,CNS之流的顶级期刊的歧视也就无从说起了。
不过,杨锐并不准备在论文发表以前,谈论《自然》之类的话题。
这样的事情做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去说。
在欧阳仕忙着给小白鼠做“胎教”的时间,杨锐就铺开阵势,写了起来,顺便教谷强、孙正初等人英文写作。
别看后世的研究生六级英语都没过就能写英文论文,那也是多年经验积累出来的,就80年代的环境,买本英文学习资料都困难的年代,杨锐的经验,妥妥的是金砖级的。
于是,刚刚休息了几天的研究员们,再次无怨无悔的进入了加班状态。
杨锐倒是稍微清闲了一些,在等待欧阳仕完成实验的时间里,随意的招待着前来参观的学者和官员,偶尔进行一些表演性质的实验。
一切都平静的像是山坳里的池塘似的。
就连欧阳仕在完成了最后一步后,都没有发现,杨锐已然第一时间将论文给寄出了。
反而是实验室的食堂里,一群不相干的研究员兴奋的讨论着《营养学报》和《英国营养学报》谁强谁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