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唇相讥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中餐馆的秘密最新章节!
人不能惯毛病,一旦惯出毛病,改起来就很麻烦。布朗和米拉两个老外陪同梁晓秀到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转了一圈,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西餐,喝最好的红酒,看最好的景点,那两个老外被惯出了毛病,觉得他们就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他们陪同新中国饭店董事长梁晓秀游览三国,所有费用都有新中国饭店出,他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秀当然不这样看,她知道不能惯老外的毛病,她懂得这个道理;这次出国旅行,她有意惯老外的毛病,那是为了让他们自我暴露,把他们所有的弱点和缺点都展示出来,她再看准时机揭露他们,讥讽他们,改造他们。
她算了一笔账,这次出国44天已经花掉9万欧元,这是纯粹的奢华旅行,她丈夫宋福禄都没有画过这么多钱游览。他要是知道她花了这么多钱,还不知道怎么心疼钱呢。她花了大钱,那是为了产出:投入必须要产出,这是她做生意不变的理念。
两个老外从瑞士到卢瓦尔河谷地带,又玩了三天,他们感觉非常好,喝着高档红酒谈天论地,大夸法国,大夸欧洲,说什么法国和欧洲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看了法国和欧洲的风景后,就没必要在再看其他国家的风景了。
梁晓秀感觉现在时机已到,她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必须给老外浇一盆冷水,让他们清醒清醒。
她故意清淡描写地问两个老外,他们对这次出国旅行的吃住行是否满意。
布朗说:“梁小姐,我们这次出来一共呆了44天,走了三个国家,游览了很多景点,基本上把欧洲最好的景点都看遍了。我当然满意了。我在巴黎公司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游览,这就等于给我放了一个长假啊。”
他似乎完全忘记了梁晓秀说过的话:这次出国就是对他的考察;考察合格,饭店才能录用他。他非常自信:他是欧洲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又有在法国进出口公司工作几年的经历,像他这样的人才,梁晓秀不可能不用。她说考察他,那不过是一个托词而已。
米拉说:“梁小姐,这样的出国旅行太好了。我们在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住5星级酒店,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佳肴,观看了最好的景点。这样的旅行当然无可挑剔,我还嫌时间不够呢。”这个小老外玩上了瘾,恨不得继续游览,周游欧洲呢。
“你们满意就好,”梁晓秀自然地说,“那我就放心了。”
布朗不知道梁晓秀的心思,鼓动她说他们今后应该经常出国走动,一来可以周游欧洲,二来还可以借机考察餐饮市场。他问梁晓秀下一步还想到哪些国家,他愿意提供建议,并全程陪同。
梁晓秀问他还有那些欧洲国家值得游览和考察。
他说下次出行可以先考虑到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那条线路是南路。那些国家的人都属于拉丁民族,与法国有接近性。还有一条线路,是北路。在那条线路上,他们可以游览北欧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在游览过南欧和北欧国家之后,他们还可以选折东欧国家,如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波兰等国家。他说的很轻松,好像旅游不需要花钱似的。
米拉说她就愿意跟着梁晓秀出来走动,吃住行都是一流的,在外面过得非常痛快潇洒。她已经跟着梁晓秀走过了6个国家,还想跟着梁晓秀周游欧洲。
梁晓秀开始讥讽他们:“你们觉得这次出国旅行很舒服,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出国是为了考察餐饮市场,为新中国饭店的发展规划蓝图呢?”
“我想,那是董事长的任务,因为董事长才是决策人物;我不过是陪同董事长旅行,为董事长提供方面。”米拉说得很轻松。
布朗说,他还在考察期,所以他考虑问题比较多,对餐饮市场做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走过的地方的餐饮市场。从德奥瑞三国的餐饮市场看,餐饮市场基本饱和,要想再插进去赚钱,那是很难的。他们要做好赔钱的准备,不能指望一进入那些国家的市场就能赚到钱。做企业要往长远了看,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他那么说是有用意的:为自己留后路。梁晓秀一路上总强调说开餐馆就是为了赚钱,他要让她冷静下来,知道在国外投资是有商业风险的,并不见得每一笔投资都能赚到钱。
梁晓秀变得严肃了,板起面孔说:“布朗,你说的情况只是你个人的意见,对我们中国餐饮企业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你要知道我们的餐馆是中餐馆,与西餐馆有很大不同之处。你说很难进入那些国家的餐饮市场,而且还不容易赚到钱;我倒没觉得有多难,而且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赚到钱。你说,不赚钱我们干嘛到哪些国家的投资建餐馆呢?”
“梁小姐,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投资建餐馆不会马上就能赚钱,必须得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有多长,那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你说不能立即赚到钱,我看一年之内就能赚到钱。”
“梁小姐,你不要忘了这是在欧洲,不是在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必须符合欧洲的餐饮市场规则。”他认为梁晓秀随意性大,不大守规矩。
“布朗,我们要是按照你设计的方案进入市场,只有一个结果:死路一条。”
“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我们应该做长线投资;至于赚钱,那是3-5年之后的事情,甚至更长,可能要等10年之后。所以,在别的国家投资,首先要有雄厚的财力,要能赔得起;否则没必要进入外国市场。我在法国那家外贸公司就是那么做的。我们陪过很多钱,现在正在慢慢往回赚。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风险意识,要又赔钱的心理准备。梁小姐,这一点我特别提醒你注意。”
“布朗,请你以后不要总拿欧洲餐饮业说事,那不符合我们新中国饭店的经营原则和企业精神。我给你举一个例子。6年前在里尔有一家叫艾福尔的西餐馆,那是里尔最大最赚钱的西餐馆,老板叫艾福尔;如今这家西餐馆和我们新中国饭店比起来,算是小兄弟了。它的规模还不到我们饭店的五分之一。这说明什么呢?你想想看。”
梁晓秀用事实说话,以此来说服布朗。
布朗却说:“梁小姐,你在里尔获得成功,并不见得能在德国、奥地利或瑞士获得成功,那是两回事呀。”
“布朗,那是一回事。我已经考察了荷比卢德奥瑞6个国家的餐饮市场,我看好那6个国家的餐饮市场,我相信我能获得成功。这是不容置疑的。”
梁晓秀说得很肯定,布朗一时沉默了,他在想着怎么说服梁晓秀,让她明白市场规则是怎么回事。
梁晓秀看老外不说话,便接着说他们总是谈大道理,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却就是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问题。事实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开中餐馆赚钱,就那么简单。
布朗嘟囔道:他们必须遵守市场规律,考虑到投资国的市场环境,做一个正规的企业。
梁晓秀说:“当然,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会遵守,但是我们的经营方式必须有别于当地的餐饮行业。”
“为什么?”他难以理解。
“就因为我们是中国的餐饮企业。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方式和理念;换句话说,我们是东方式的经营,与西方式的经营不同。布朗,你要明白这一点。”
“梁小姐,我想强调一点:现代企业制度是由欧洲人创建的,那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换句话说,是行之可行的一整套企业制度。我们守着现成的、成熟的企业制度不用,那还怎么创建海外市场?”
“布朗,你不要总和我夸夸其谈,那没用。你有餐饮业的实战经验吗?没有。你那些理论都是教科书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按你那套东西经营餐馆,我们的餐馆都得破产关门。你知道你那些东西叫什么吗?
“叫什么?”
“叫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那是市场规则,企业制度,梁小姐。”
“那对你们西方人来说是规则,是制度;但对我们东方来说就是教条主义,没有实际意义,只能误事。”
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几乎要争吵起来了。
布朗一直把梁晓秀的饭店视为法国饭店,把梁晓秀视为法国人,他还不知道梁晓秀骨子里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作法国人。她身在曹营心在汉。她私下里和丈夫称欧洲人为“老外”、“鬼子”、“鬼佬”;她从种族上,文化上,思维方式上,与欧洲人划清了界限。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自己的人生观。她认为,她一家人不过是在欧洲生活,工作的华人而已。
梁晓秀始终认为,无论她在法国生活多少年,她的根都在中国。根,就是她的理想,根,就是她心中的故乡。根就像一个长长的绳子牢牢地牵着她的心,无论何时何地,她都没有忘记中国这个根。她的理由很简单:她一出生就标上了中国人的印迹;她的孩子也是如此。尽管她丈夫和孩子都加入了法国国籍,被人称为法籍华人,但他们骨子里仍然是中国人;他们是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
中国文化已经渗透到梁晓秀他的血液中,在她生命的历程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深深烙印。她挣钱的方式,经营的方式,都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她想等到时机合适,她要把挣到的钱转到中国,在家乡才最安全。
中国对她有着太多的含义,太多的意义:中国的根就是她的希望,她的信念,她的灵魂。不论她离开自己的家乡走到天涯海角,她的心还是向着中国;无论她离开家乡多久,她还有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两个老外没理解梁晓秀身上的这些特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和她继续沟通了。梁晓秀对他们反唇相讥,他们难以理解,甚至误解了梁晓秀的用意。
人不能惯毛病,一旦惯出毛病,改起来就很麻烦。布朗和米拉两个老外陪同梁晓秀到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转了一圈,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西餐,喝最好的红酒,看最好的景点,那两个老外被惯出了毛病,觉得他们就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他们陪同新中国饭店董事长梁晓秀游览三国,所有费用都有新中国饭店出,他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秀当然不这样看,她知道不能惯老外的毛病,她懂得这个道理;这次出国旅行,她有意惯老外的毛病,那是为了让他们自我暴露,把他们所有的弱点和缺点都展示出来,她再看准时机揭露他们,讥讽他们,改造他们。
她算了一笔账,这次出国44天已经花掉9万欧元,这是纯粹的奢华旅行,她丈夫宋福禄都没有画过这么多钱游览。他要是知道她花了这么多钱,还不知道怎么心疼钱呢。她花了大钱,那是为了产出:投入必须要产出,这是她做生意不变的理念。
两个老外从瑞士到卢瓦尔河谷地带,又玩了三天,他们感觉非常好,喝着高档红酒谈天论地,大夸法国,大夸欧洲,说什么法国和欧洲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看了法国和欧洲的风景后,就没必要在再看其他国家的风景了。
梁晓秀感觉现在时机已到,她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必须给老外浇一盆冷水,让他们清醒清醒。
她故意清淡描写地问两个老外,他们对这次出国旅行的吃住行是否满意。
布朗说:“梁小姐,我们这次出来一共呆了44天,走了三个国家,游览了很多景点,基本上把欧洲最好的景点都看遍了。我当然满意了。我在巴黎公司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游览,这就等于给我放了一个长假啊。”
他似乎完全忘记了梁晓秀说过的话:这次出国就是对他的考察;考察合格,饭店才能录用他。他非常自信:他是欧洲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又有在法国进出口公司工作几年的经历,像他这样的人才,梁晓秀不可能不用。她说考察他,那不过是一个托词而已。
米拉说:“梁小姐,这样的出国旅行太好了。我们在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住5星级酒店,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佳肴,观看了最好的景点。这样的旅行当然无可挑剔,我还嫌时间不够呢。”这个小老外玩上了瘾,恨不得继续游览,周游欧洲呢。
“你们满意就好,”梁晓秀自然地说,“那我就放心了。”
布朗不知道梁晓秀的心思,鼓动她说他们今后应该经常出国走动,一来可以周游欧洲,二来还可以借机考察餐饮市场。他问梁晓秀下一步还想到哪些国家,他愿意提供建议,并全程陪同。
梁晓秀问他还有那些欧洲国家值得游览和考察。
他说下次出行可以先考虑到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那条线路是南路。那些国家的人都属于拉丁民族,与法国有接近性。还有一条线路,是北路。在那条线路上,他们可以游览北欧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在游览过南欧和北欧国家之后,他们还可以选折东欧国家,如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波兰等国家。他说的很轻松,好像旅游不需要花钱似的。
米拉说她就愿意跟着梁晓秀出来走动,吃住行都是一流的,在外面过得非常痛快潇洒。她已经跟着梁晓秀走过了6个国家,还想跟着梁晓秀周游欧洲。
梁晓秀开始讥讽他们:“你们觉得这次出国旅行很舒服,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出国是为了考察餐饮市场,为新中国饭店的发展规划蓝图呢?”
“我想,那是董事长的任务,因为董事长才是决策人物;我不过是陪同董事长旅行,为董事长提供方面。”米拉说得很轻松。
布朗说,他还在考察期,所以他考虑问题比较多,对餐饮市场做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走过的地方的餐饮市场。从德奥瑞三国的餐饮市场看,餐饮市场基本饱和,要想再插进去赚钱,那是很难的。他们要做好赔钱的准备,不能指望一进入那些国家的市场就能赚到钱。做企业要往长远了看,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他那么说是有用意的:为自己留后路。梁晓秀一路上总强调说开餐馆就是为了赚钱,他要让她冷静下来,知道在国外投资是有商业风险的,并不见得每一笔投资都能赚到钱。
梁晓秀变得严肃了,板起面孔说:“布朗,你说的情况只是你个人的意见,对我们中国餐饮企业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你要知道我们的餐馆是中餐馆,与西餐馆有很大不同之处。你说很难进入那些国家的餐饮市场,而且还不容易赚到钱;我倒没觉得有多难,而且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赚到钱。你说,不赚钱我们干嘛到哪些国家的投资建餐馆呢?”
“梁小姐,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投资建餐馆不会马上就能赚钱,必须得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有多长,那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你说不能立即赚到钱,我看一年之内就能赚到钱。”
“梁小姐,你不要忘了这是在欧洲,不是在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必须符合欧洲的餐饮市场规则。”他认为梁晓秀随意性大,不大守规矩。
“布朗,我们要是按照你设计的方案进入市场,只有一个结果:死路一条。”
“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我们应该做长线投资;至于赚钱,那是3-5年之后的事情,甚至更长,可能要等10年之后。所以,在别的国家投资,首先要有雄厚的财力,要能赔得起;否则没必要进入外国市场。我在法国那家外贸公司就是那么做的。我们陪过很多钱,现在正在慢慢往回赚。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风险意识,要又赔钱的心理准备。梁小姐,这一点我特别提醒你注意。”
“布朗,请你以后不要总拿欧洲餐饮业说事,那不符合我们新中国饭店的经营原则和企业精神。我给你举一个例子。6年前在里尔有一家叫艾福尔的西餐馆,那是里尔最大最赚钱的西餐馆,老板叫艾福尔;如今这家西餐馆和我们新中国饭店比起来,算是小兄弟了。它的规模还不到我们饭店的五分之一。这说明什么呢?你想想看。”
梁晓秀用事实说话,以此来说服布朗。
布朗却说:“梁小姐,你在里尔获得成功,并不见得能在德国、奥地利或瑞士获得成功,那是两回事呀。”
“布朗,那是一回事。我已经考察了荷比卢德奥瑞6个国家的餐饮市场,我看好那6个国家的餐饮市场,我相信我能获得成功。这是不容置疑的。”
梁晓秀说得很肯定,布朗一时沉默了,他在想着怎么说服梁晓秀,让她明白市场规则是怎么回事。
梁晓秀看老外不说话,便接着说他们总是谈大道理,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却就是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问题。事实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开中餐馆赚钱,就那么简单。
布朗嘟囔道:他们必须遵守市场规律,考虑到投资国的市场环境,做一个正规的企业。
梁晓秀说:“当然,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会遵守,但是我们的经营方式必须有别于当地的餐饮行业。”
“为什么?”他难以理解。
“就因为我们是中国的餐饮企业。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方式和理念;换句话说,我们是东方式的经营,与西方式的经营不同。布朗,你要明白这一点。”
“梁小姐,我想强调一点:现代企业制度是由欧洲人创建的,那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换句话说,是行之可行的一整套企业制度。我们守着现成的、成熟的企业制度不用,那还怎么创建海外市场?”
“布朗,你不要总和我夸夸其谈,那没用。你有餐饮业的实战经验吗?没有。你那些理论都是教科书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按你那套东西经营餐馆,我们的餐馆都得破产关门。你知道你那些东西叫什么吗?
“叫什么?”
“叫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那是市场规则,企业制度,梁小姐。”
“那对你们西方人来说是规则,是制度;但对我们东方来说就是教条主义,没有实际意义,只能误事。”
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几乎要争吵起来了。
布朗一直把梁晓秀的饭店视为法国饭店,把梁晓秀视为法国人,他还不知道梁晓秀骨子里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作法国人。她身在曹营心在汉。她私下里和丈夫称欧洲人为“老外”、“鬼子”、“鬼佬”;她从种族上,文化上,思维方式上,与欧洲人划清了界限。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自己的人生观。她认为,她一家人不过是在欧洲生活,工作的华人而已。
梁晓秀始终认为,无论她在法国生活多少年,她的根都在中国。根,就是她的理想,根,就是她心中的故乡。根就像一个长长的绳子牢牢地牵着她的心,无论何时何地,她都没有忘记中国这个根。她的理由很简单:她一出生就标上了中国人的印迹;她的孩子也是如此。尽管她丈夫和孩子都加入了法国国籍,被人称为法籍华人,但他们骨子里仍然是中国人;他们是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
中国文化已经渗透到梁晓秀他的血液中,在她生命的历程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深深烙印。她挣钱的方式,经营的方式,都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她想等到时机合适,她要把挣到的钱转到中国,在家乡才最安全。
中国对她有着太多的含义,太多的意义:中国的根就是她的希望,她的信念,她的灵魂。不论她离开自己的家乡走到天涯海角,她的心还是向着中国;无论她离开家乡多久,她还有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两个老外没理解梁晓秀身上的这些特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和她继续沟通了。梁晓秀对他们反唇相讥,他们难以理解,甚至误解了梁晓秀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