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治乱兴衰之由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大明圣祖最新章节!
“我华夏一族,三代以降,历代都在向外不停开拓,获取耕地,发展壮大。然则,天下间土地是有数的,不论如何垦荒开拓,都赶不上人口的增加。人口多,需要的土地就多,生产,繁衍,发展,过更好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当土地承载不了人口负重时,便会爆发叛乱、战争,人死了很多,需要吃饭的少了,那么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当然,若是每个人都有土地,自然的演变,从一个朝代立朝到灭亡,估计要很久。”
“但人皆有私,官吏,权贵,士绅,无不用尽手段,攒取土地,实施兼并,人愈多,而土地俞少,士绅权贵,天灾人祸又加速了这一过程。到了王朝末期,往往一场天灾,就让无数人无法生存,这种情况下,不反也反了。”
“当人死的够多,土地够用了,那么便会安定下来,新的朝代开始兴盛起来。遍观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当人死的够多,土地够用了,便会安定!”
杨涟双眼无神,喃喃自语,简短的话语中,却透着说不出的血腥,这几句话的背后,却涵盖了每一次的治乱交替。这后面,是无数的尸骨啊,是无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家庭啊。
在场听闻这番话的人,无不面色惨白,豆大的汗珠出现在额头,给他们带来丝丝寒意,一股无比惊悚,让人从内心深处颤栗的寒意,从脚底涌起,爬满他们后背,带来彻骨的冰冷。
几人伸手一摸,竟然发觉后背里衣都湿了。
“如何,还劝朕息事宁人么?”他们惊诧间,皇帝淡漠的话语传来,他们抬头一看,却见陛下正淡然的看着他们。
此时朱由校的身上,已然没有刚才宛如天人的气息,而是变成了平常的样子,看起来正常多了。
好吧,若是朱由校知道了他们心中的想法,定然破口大骂,什么宛如天人,什么正常多了,老子就没变,只是刚才中二热血了一把而已。
既然朱由校不知道,那么这场谈话还能继续下去。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都是当世人杰,他们虽然没有想得透彻,但隐约间也从朱由校的这番话中悟出了什么,结合皇帝想要将土地收归国有,均分田地的政策,两人苦苦思索着。
反倒是李汝华,人有些老了,根本没有联想起来,他从刚才王朝兴衰的累累尸骨中醒来,便皱眉问道,“可是陛下,土地不够开拓土地就可,比如迁内地人口入辽东,为何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土地国有化呢?”
好吧,李汝华人是老了,但问的问题直指要害,既然土地不够,就开拓啊,何必纠缠内陆土地呢。
“王朝新立,土地也是够的。”但朱由校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句户,就让李汝华哑口无言。
是啊,历朝历代建立时,由于经历了战争,人死光了,土地自然够种,于是便有了兴盛,但后来为何土地还会不够呢?一是人口增长,二是土地兼并,最后所有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而后一场天灾下来,百姓无法果腹,又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活不下去,就只好造反了。
“既如此,免了农税即可,何必要掘人命根。”李汝华再问,他是不问到底不罢休。
不过,这次回答的不是皇帝,而是孙承宗,他看不过去李汝华的愚钝了,“免税后,土地获利更大,地主士绅会更加拼命聚敛,无地之民只会越来越多,如此多人,朝廷如何安置?”
“去当佃农啊!”李汝华脱口而出,只是刚一说完,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面对皇帝和其他同僚投过来的诧异目光,他讪讪一笑。
佃农过的有多悲惨,看看大明天下的佃农的日子就晓得了。免税之后,土地不用交税,地方的地主士绅肯定不择手段的兼并土地啊,而在如今大明天下,经济未转型,手工业还未兴盛发达,土地依然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这样的情况,哪怕朱由校也无法阻止,免农税,开启的不是盛世,而是一个更加疯狂的时代,当最后土地集中到少数那么一撮人的手中之后,全天下的农民就成了这些地主的奴隶了。
没错,就是奴隶,不是佃户,不是长工,而是奴隶。面对没有土地,永生永世,子子孙孙都是奴隶的情况,那些老百姓会怎么着?
除了造反外,他们别无选择。
李汝华也是久经政事之人,他如何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看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真的不适合免税。要交税的时候都疯狂的聚敛,更何况不要交税的时代了。
“不破不立,朕欲均分田地,以天下大乱为代价,带领大明,走出这王朝治乱兴衰之循环,免除天下百姓三百年一次,遭受朝代兴替之苦。”
铿锵的话语,给暖阁中的五人莫名的震撼,他们看着皇帝,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年轻的面孔下面,竟是如此惊人的魄力和雄心。
面对皇帝的滔天大志,李汝华,孙承宗,徐光启,杨涟他们齐齐沉默。
整个殿阁中,陷入了诡异莫名的沉默。朱由校也不急,静静的看着他们,他坚信,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绝对能转过弯来的。
不知过了多久,徐光启忽然抬头看向皇帝,只见他眼神若火焰般熊熊燃烧,里面蕴含着一种莫名的期望和晶莹,他嘶哑着声音,开口问道,“敢问陛下,要如何均分天下土地。”
人口是持续增长的,但土地不论怎开拓,都是有限的,再加上土地兼并和天灾人祸,最后都会演变到末世大乱,这是无解的。刚才的沉默,徐光启便是在思索这其中的关系,想想有无其他办法解决,但很可惜,他也想不出来。
而照皇帝的言论来看,他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似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他怎么也想不通。土地国有,均分田地之后,便能天下大治么?怎么想怎么觉得这里面的联系很荒谬。
故而,他便开口问道,若是能解了他的疑惑,他便鼎力支持皇帝改革,均分天下田土。与此同时,孙承宗也目光灼灼的望了过去,显然他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关联,想要看看皇帝怎么说。
“我华夏一族,三代以降,历代都在向外不停开拓,获取耕地,发展壮大。然则,天下间土地是有数的,不论如何垦荒开拓,都赶不上人口的增加。人口多,需要的土地就多,生产,繁衍,发展,过更好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当土地承载不了人口负重时,便会爆发叛乱、战争,人死了很多,需要吃饭的少了,那么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当然,若是每个人都有土地,自然的演变,从一个朝代立朝到灭亡,估计要很久。”
“但人皆有私,官吏,权贵,士绅,无不用尽手段,攒取土地,实施兼并,人愈多,而土地俞少,士绅权贵,天灾人祸又加速了这一过程。到了王朝末期,往往一场天灾,就让无数人无法生存,这种情况下,不反也反了。”
“当人死的够多,土地够用了,那么便会安定下来,新的朝代开始兴盛起来。遍观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当人死的够多,土地够用了,便会安定!”
杨涟双眼无神,喃喃自语,简短的话语中,却透着说不出的血腥,这几句话的背后,却涵盖了每一次的治乱交替。这后面,是无数的尸骨啊,是无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家庭啊。
在场听闻这番话的人,无不面色惨白,豆大的汗珠出现在额头,给他们带来丝丝寒意,一股无比惊悚,让人从内心深处颤栗的寒意,从脚底涌起,爬满他们后背,带来彻骨的冰冷。
几人伸手一摸,竟然发觉后背里衣都湿了。
“如何,还劝朕息事宁人么?”他们惊诧间,皇帝淡漠的话语传来,他们抬头一看,却见陛下正淡然的看着他们。
此时朱由校的身上,已然没有刚才宛如天人的气息,而是变成了平常的样子,看起来正常多了。
好吧,若是朱由校知道了他们心中的想法,定然破口大骂,什么宛如天人,什么正常多了,老子就没变,只是刚才中二热血了一把而已。
既然朱由校不知道,那么这场谈话还能继续下去。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都是当世人杰,他们虽然没有想得透彻,但隐约间也从朱由校的这番话中悟出了什么,结合皇帝想要将土地收归国有,均分田地的政策,两人苦苦思索着。
反倒是李汝华,人有些老了,根本没有联想起来,他从刚才王朝兴衰的累累尸骨中醒来,便皱眉问道,“可是陛下,土地不够开拓土地就可,比如迁内地人口入辽东,为何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土地国有化呢?”
好吧,李汝华人是老了,但问的问题直指要害,既然土地不够,就开拓啊,何必纠缠内陆土地呢。
“王朝新立,土地也是够的。”但朱由校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句户,就让李汝华哑口无言。
是啊,历朝历代建立时,由于经历了战争,人死光了,土地自然够种,于是便有了兴盛,但后来为何土地还会不够呢?一是人口增长,二是土地兼并,最后所有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而后一场天灾下来,百姓无法果腹,又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活不下去,就只好造反了。
“既如此,免了农税即可,何必要掘人命根。”李汝华再问,他是不问到底不罢休。
不过,这次回答的不是皇帝,而是孙承宗,他看不过去李汝华的愚钝了,“免税后,土地获利更大,地主士绅会更加拼命聚敛,无地之民只会越来越多,如此多人,朝廷如何安置?”
“去当佃农啊!”李汝华脱口而出,只是刚一说完,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面对皇帝和其他同僚投过来的诧异目光,他讪讪一笑。
佃农过的有多悲惨,看看大明天下的佃农的日子就晓得了。免税之后,土地不用交税,地方的地主士绅肯定不择手段的兼并土地啊,而在如今大明天下,经济未转型,手工业还未兴盛发达,土地依然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这样的情况,哪怕朱由校也无法阻止,免农税,开启的不是盛世,而是一个更加疯狂的时代,当最后土地集中到少数那么一撮人的手中之后,全天下的农民就成了这些地主的奴隶了。
没错,就是奴隶,不是佃户,不是长工,而是奴隶。面对没有土地,永生永世,子子孙孙都是奴隶的情况,那些老百姓会怎么着?
除了造反外,他们别无选择。
李汝华也是久经政事之人,他如何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看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真的不适合免税。要交税的时候都疯狂的聚敛,更何况不要交税的时代了。
“不破不立,朕欲均分田地,以天下大乱为代价,带领大明,走出这王朝治乱兴衰之循环,免除天下百姓三百年一次,遭受朝代兴替之苦。”
铿锵的话语,给暖阁中的五人莫名的震撼,他们看着皇帝,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年轻的面孔下面,竟是如此惊人的魄力和雄心。
面对皇帝的滔天大志,李汝华,孙承宗,徐光启,杨涟他们齐齐沉默。
整个殿阁中,陷入了诡异莫名的沉默。朱由校也不急,静静的看着他们,他坚信,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绝对能转过弯来的。
不知过了多久,徐光启忽然抬头看向皇帝,只见他眼神若火焰般熊熊燃烧,里面蕴含着一种莫名的期望和晶莹,他嘶哑着声音,开口问道,“敢问陛下,要如何均分天下土地。”
人口是持续增长的,但土地不论怎开拓,都是有限的,再加上土地兼并和天灾人祸,最后都会演变到末世大乱,这是无解的。刚才的沉默,徐光启便是在思索这其中的关系,想想有无其他办法解决,但很可惜,他也想不出来。
而照皇帝的言论来看,他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似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他怎么也想不通。土地国有,均分田地之后,便能天下大治么?怎么想怎么觉得这里面的联系很荒谬。
故而,他便开口问道,若是能解了他的疑惑,他便鼎力支持皇帝改革,均分天下田土。与此同时,孙承宗也目光灼灼的望了过去,显然他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关联,想要看看皇帝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