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书面谈心,效力独特(2)
推荐阅读: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最新章节!
女儿小学毕业前夕,提出要拿钱给同学们买纪念卡,以表达几年来同学之间结下的真挚友谊和浓浓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面对女儿的合理要求,我们无法打击她的热情,便答应下来。晚上,我经过一番思考和准备,给她的抽屉里放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给女儿算了一笔经济账,详细列出了她一年来为同学、为朋友过生日、送礼物等的种种花销,同时我还引用了一篇来自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报道,里面介绍了几位不畏生活困难、勤奋读书的小学生。随信我还附上了几张我亲手做的精美贺卡,里面还夹着自制贺卡的方法。第二天,女儿看到了信,她先是缄默不语,静静地思考。接着,她惊讶地说道:“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竟然花去了几百元,够那些小朋友几年的学费呢!”她拿起了我给她做的贺卡,爱不释手地看着,说:“哇,这贺卡比买的还棒,妈妈手真巧,我也要做,我要跟您比一比……”
特别要强调的是:由于现在很多父母都很忙,纷纷选择将孩子送往寄宿学校。孩子可能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就更少了。有时,孩子打电话回家,也只有寥寥数语,很少深入交流;有时,孩子回到家中,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也忽略了与孩子交流。即使有部分家长想与孩子交流,但很多孩子不好意思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当面对父母讲。这样就让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好像无力可施,有的家长干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其实,家长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写信能表达出父母内心中对孩子最真挚的情意,孩子在读信的时候也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亲情的激发就是一种珍贵的教育。当孩子给你回信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并且在写信的时候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父母与孩子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心灵的沟通,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给孩子写信要有真情。写信给孩子之所以是一种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因为这种方式很感人,是父母真情的流露。如果父母不能倾洒真情于信笺上,写信也只能流于形式。如可以把心里话写下来,放在孩子的床头,但是别急着问他看了没有或者看了之后怎么想的。孩子肯定会看的,不过他看了之后可能什么也不说。等到你又有心里话了,可以接着写第二封、第三封信。
掌握写信时机。当有些事情父母无法说出口的时候,或者与孩子冲突升级的时候,父母给孩子写信交流,可能比当面开口效果更好。因为父母写信时心情会平静下来,说出的话会中肯一些,而孩子看到父母的信,自然会有些反思,可能会更容易理解父母的苦衷。
写信要有重点。除了把该交代的事情说完外,还应提出要求与希望。写希望要有侧重点,每次最好提一两点或两三点,提要求不能太笼统,要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如果要求太多,孩子在短时间里难以做到,即使做了,也容易囫囵吞枣,落实起来也是纸上谈兵。
鼓励孩子回信。孩子回信,可以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学习等现状,以便对症指导。况且,一封书信如同一篇作文,经常写信,是练笔的好机会,有利于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写信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增加条理性。同时,写信可以练字,有助于孩子写出一手好字。
给孩子回信要及时。书信要有来有往,不能只是儿女写,父母不能及时回。事情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给儿女回信,因为孩子在那一头盼着呢!
此外,父母在写信时,字迹要清楚,格式要工整,词语要达意,尽量减少错别字,以示对孩子的尊重。
3.小纸条,大用途
一位聪明的妈妈这样介绍她的教子经验:
与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我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也有马虎的小毛病。尤其是到了三四年级之后,什么小数点啊,句首的英文字母大写啊,几乎每次作业与测试,都会在这些细节上犯错误。为此我们头痛不已,也一直在寻找着更好的对策。
无意中,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些睿智的家长将手机作为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渠道,他们会时不时地用短信提醒自己的孩子。这样,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前提下,既避免了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时容易产生的正面冲突,也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看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我可以将手机换成小纸条,这样来提醒孩子啊!
当天晚上,等孩子安睡之后,我认真地准备了一张小纸条放在他的笔盒里了。在这张小纸条上,我写道:“儿子,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你,老师也说你是个可爱的同学。不过,如果你在做作业时更加认真些,爸爸妈妈与老师就会更加喜欢你。”
第二天中午放学,儿子回家后,非常害羞地与我们说起了这件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感动得都掉了眼泪”呢。初战告捷,我信心大增。此后,我与爱人时不时地在儿子的笔盒中放上一张小纸条。特别是每逢考试时,我们都会在小纸条上写一些注意事项。应该说,效果还真不错。
许多家长都抱怨,只要自己一说孩子就烦,说什么“老一套又来了”,不说不行,说了就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确,家长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时,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像上诉那位睿智的母亲一样有心、有创意,小纸条也能发挥出教子的大用途,使家庭教育富有别样情趣。
当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便可以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寄托父母期望的小纸条。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口头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书面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
选择写纸条的方式,能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在写给孩子的纸条上,既可以有对孩子的表扬、鼓励,也可以有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而这时的内容起码应该是有理有节,循循善诱,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写纸条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介绍一篇好文章、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这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什么,怎么写,得认真思量一番。
写给孩子的纸条虽小,但它对孩子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家长如果能坚持“纸条教子”,纸上交流,一定会收到特殊的效果。
女儿小学毕业前夕,提出要拿钱给同学们买纪念卡,以表达几年来同学之间结下的真挚友谊和浓浓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面对女儿的合理要求,我们无法打击她的热情,便答应下来。晚上,我经过一番思考和准备,给她的抽屉里放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给女儿算了一笔经济账,详细列出了她一年来为同学、为朋友过生日、送礼物等的种种花销,同时我还引用了一篇来自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报道,里面介绍了几位不畏生活困难、勤奋读书的小学生。随信我还附上了几张我亲手做的精美贺卡,里面还夹着自制贺卡的方法。第二天,女儿看到了信,她先是缄默不语,静静地思考。接着,她惊讶地说道:“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竟然花去了几百元,够那些小朋友几年的学费呢!”她拿起了我给她做的贺卡,爱不释手地看着,说:“哇,这贺卡比买的还棒,妈妈手真巧,我也要做,我要跟您比一比……”
特别要强调的是:由于现在很多父母都很忙,纷纷选择将孩子送往寄宿学校。孩子可能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就更少了。有时,孩子打电话回家,也只有寥寥数语,很少深入交流;有时,孩子回到家中,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也忽略了与孩子交流。即使有部分家长想与孩子交流,但很多孩子不好意思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当面对父母讲。这样就让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好像无力可施,有的家长干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其实,家长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写信能表达出父母内心中对孩子最真挚的情意,孩子在读信的时候也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亲情的激发就是一种珍贵的教育。当孩子给你回信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并且在写信的时候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父母与孩子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心灵的沟通,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给孩子写信要有真情。写信给孩子之所以是一种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因为这种方式很感人,是父母真情的流露。如果父母不能倾洒真情于信笺上,写信也只能流于形式。如可以把心里话写下来,放在孩子的床头,但是别急着问他看了没有或者看了之后怎么想的。孩子肯定会看的,不过他看了之后可能什么也不说。等到你又有心里话了,可以接着写第二封、第三封信。
掌握写信时机。当有些事情父母无法说出口的时候,或者与孩子冲突升级的时候,父母给孩子写信交流,可能比当面开口效果更好。因为父母写信时心情会平静下来,说出的话会中肯一些,而孩子看到父母的信,自然会有些反思,可能会更容易理解父母的苦衷。
写信要有重点。除了把该交代的事情说完外,还应提出要求与希望。写希望要有侧重点,每次最好提一两点或两三点,提要求不能太笼统,要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如果要求太多,孩子在短时间里难以做到,即使做了,也容易囫囵吞枣,落实起来也是纸上谈兵。
鼓励孩子回信。孩子回信,可以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学习等现状,以便对症指导。况且,一封书信如同一篇作文,经常写信,是练笔的好机会,有利于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写信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增加条理性。同时,写信可以练字,有助于孩子写出一手好字。
给孩子回信要及时。书信要有来有往,不能只是儿女写,父母不能及时回。事情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给儿女回信,因为孩子在那一头盼着呢!
此外,父母在写信时,字迹要清楚,格式要工整,词语要达意,尽量减少错别字,以示对孩子的尊重。
3.小纸条,大用途
一位聪明的妈妈这样介绍她的教子经验:
与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我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也有马虎的小毛病。尤其是到了三四年级之后,什么小数点啊,句首的英文字母大写啊,几乎每次作业与测试,都会在这些细节上犯错误。为此我们头痛不已,也一直在寻找着更好的对策。
无意中,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些睿智的家长将手机作为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渠道,他们会时不时地用短信提醒自己的孩子。这样,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前提下,既避免了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时容易产生的正面冲突,也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看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我可以将手机换成小纸条,这样来提醒孩子啊!
当天晚上,等孩子安睡之后,我认真地准备了一张小纸条放在他的笔盒里了。在这张小纸条上,我写道:“儿子,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你,老师也说你是个可爱的同学。不过,如果你在做作业时更加认真些,爸爸妈妈与老师就会更加喜欢你。”
第二天中午放学,儿子回家后,非常害羞地与我们说起了这件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感动得都掉了眼泪”呢。初战告捷,我信心大增。此后,我与爱人时不时地在儿子的笔盒中放上一张小纸条。特别是每逢考试时,我们都会在小纸条上写一些注意事项。应该说,效果还真不错。
许多家长都抱怨,只要自己一说孩子就烦,说什么“老一套又来了”,不说不行,说了就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确,家长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时,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像上诉那位睿智的母亲一样有心、有创意,小纸条也能发挥出教子的大用途,使家庭教育富有别样情趣。
当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便可以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寄托父母期望的小纸条。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口头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书面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
选择写纸条的方式,能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在写给孩子的纸条上,既可以有对孩子的表扬、鼓励,也可以有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而这时的内容起码应该是有理有节,循循善诱,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写纸条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介绍一篇好文章、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这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什么,怎么写,得认真思量一番。
写给孩子的纸条虽小,但它对孩子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家长如果能坚持“纸条教子”,纸上交流,一定会收到特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