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今非昔比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超级工业强国最新章节!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江州一机厂已经完成了赵东升的建设规划,一排排崭新的厂房错落有致地在厂区里排列着,环境幽雅,道路平坦干净,与三年前的境况有着天壤之别。
赵东升在杜锋等一机厂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厂里的生产情况,虽然一机厂有纪律,领导前来视察工作的时候要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除非领导询问,否则不要停下手头的工作。
不过,赵东升的到来在厂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那些老职工的带领下,赵东升所到之处无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大家对赵东升的最高敬意。
这种意外的情况不由得令赵东升感到有些动容,在他看来自己兼并一机厂只不过是华威集团的一个发展规划而已,他并没有刻意地帮助一机厂的那些职工,可是却因此收获了一机厂职工的爱戴,实在受之有愧。
确实,一机厂的老职工们都对赵东升有着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确切的说是感恩,他们都是三年前一机厂破败不堪的局面的经历者,对目前一机厂的蓬勃发展的现状有着深刻的感触:
在赵东升的规划和建设下,江州一机厂咸鱼翻身,从倒闭的边缘一跃成为了江州市炙手可热的单位,福利待遇在全市首屈一指,仅次于东南电器厂电子设备制造厂,除了工资高外,还有优厚的住房、医疗等待遇,令人羡慕不已。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很难有切实的感触。
如今,一机厂除了那三千多名编制内的正式工外,还招收了两千多名合同工,虽然合同工的工资待遇比不上正式工,但也非常丰厚,比市里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要好。
因此一机厂合同工的名额在江州市非常吃香,不少人走关系找门路,想方设法地成为一机厂的合同工。
只要成为了合同工,那么就有机会成为正式工,享受正式工的福利待遇。
赵东升对华威集团的编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华威集团下属各单位的人员编制都是总部设定好的,如果想扩编的话,必须要向总部打报告。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总部人事部会对扩编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通过人事部的审核后那么人事部才会向赵东升汇报,必须赵东升最终点头,那么扩编才算成功,否则的话谁也不能额外增加编制人员。
即使是合同工,总部也根据各单位的汇报进行了人数的设定,只不过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有调节名额的权力,可以决定一定数量的合同工。
之所以有着如此严格的编制制度,是因为赵东升要尽量避免华威集团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况。
可以想像的到,伴随着华威集团的发展,华威集团的企业与各自所在地方上的利益联系也会日益紧密,届时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希望把他们的家人或者亲属塞进那些下属企业里工作。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那些下属部门将承受很大的压力,赵东升把正式工扩编的权力收到手里,那么就可以替下属解决这个问题,进而让那些关系户成为合同工,把这些关系户对华威集团的影响降到最小。
只要赵东升对所有的关系户都一视同仁的话,那么地方上的那些关系也就无话可说了,毕竟这是华威集团的制度,而他们与赵东升也没有那种可以让赵东升同意他们往华威集团塞人的交情,因此只有接受这种安排。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大家的待遇都一样,那么也就没什么可计较的了。
目睹了一机厂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最为懊悔的恐怕要数那些从一机厂调离的职工,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全国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得受到了冲击,他们离开一机厂后进的也不是太好的单位,自然过得并不如意。
由于离开了一机厂,他们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以前的那些老同事又是分房子又是拿高薪,享受着令人羡慕的福利。
不少调离的职工曾经去求老厂长,希望能重新回到一机厂工作,毕竟他们以前也是一机厂的职工,即使当不成正式工,当合同工也可以。
只不过很遗憾,老厂长虽然也很想帮助那些人,可惜无能为力,一机厂现在是华威集团的下属企业,人事权力在赵东升和杜锋的手里,他根本就帮不上忙,而且也无法开这个口。
面对着那些神情落寞的调职了的同事,留在一机厂的老职工们无不唏嘘不已,所谓沧海桑田,谁能想到曾经破败至极的一机厂有一天会忽然发达了呢?
赵东升在一机厂视察的时候兴致很高,不仅参观了生产车间,而且还试开了几种工程机械,对一机厂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肯定和赞扬,要杜锋等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将一机厂打造成为亚洲甚至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
按照惯例,赵东升的午饭和晚饭是在一机厂的食堂吃的,只要华威集团的下属企业以及他在市里分管领域内的单位,那么他都会在食堂里吃饭。
而对于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赵东升通常会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做,并不刻意去食堂吃饭,而且提前都会跟对方打招呼,这是一种礼节,毕竟这些企业不是华威集团的企业,他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
一机厂的伙食相当不错,荤素搭配,有鱼有肉,虽然比不上华威集团总部的水平,但在江州市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了。
伙食待遇是华威集团的基本福利之一,华威集团对此施行伙食补助措施,承担了伙食的大部分开销,所以职工们只用非常低廉的价格就能吃到那些丰盛的食物,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了。
第二天,赵东升去江州市市政府拜访了陆大元,在上次的换届中,他由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晋升为了分管经济的常务副市长,仕途上更进了一步。
陆大元对赵东升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隆重接待了赵东升,他觉得赵东升的成长简直是个奇迹:
仅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赵东升完全凭借着一己之力,一刀一枪地打下了现在的江山,从一名正科级的技术员成为了一个地级市分管工业的副厅级的副市长,而且还是河东省省委的候补委员,这表明赵东升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党委的地位,都已经得到了认同,这太过匪夷所思了,以前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这种离奇的事情。
要知道,官场上有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赵东升目前的高度,赵东升现在只有二十五、六岁,前途无法限量,就连陆大元也不知道赵东升以后能走到哪一步。
最然赵东升这次是以华威集团总经理的身份来拜访陆大元的,不过陆大元可不会忘记了赵东升黄州市副市长的身份,现在赵东升在黄州市推动的工业现代化改革可是全国瞩目,这次趁着赵东升来江州,陆大元当然要和赵东升好好沟通一下。
另外,赵东升从俄罗斯请来的那一批专家也是陆大元的目标,江州市和江南省有一些重点的国企,这些企业如果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必然需要得到那些俄罗斯专家的支持,所以陆大元也要跟赵东升谈谈那些专家的事情。
原本,江南省的那些省级国企按理说应该由省政府的人出面与赵东升谈,可是赵东升只是一个副市长,难道要一个副省长来跟赵东升接洽?那样的话就违反了对等原则。
而与其让省政府的厅级干部去与赵东升接触,不如让陆大元出面来谈,陆大元与赵东升有交情,以前也因为一机厂的事情合作过,他出面的话效果最好,所以省政府就委托陆大元与赵东升交涉。
对于那些俄罗斯专家的问题,赵东升采取了积极得回应,他和陆大元本着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经过协商后草签了几个协议,华威集团打算输送一批专家到江南省的几个省级和市级大型企业里,当然了,那些企业也要付出足够的诚意给华威集团。
能草签下这几个协议,陆大元非常满意,要知道那些俄罗斯专家现在是奇货可居,虽然国内的兄弟省份和各大部委都在密切与河东省、黄州市和华威集团对此进行接触,但赵东升却没有与任何一家签约,江南省可是头一个。
赵东升从俄罗斯回来后之所以没有就那些俄罗斯专家的事情与任何一个省份和部委的人签订合约,是因为这次被他请来的俄罗斯专家的数量超过了他的想像,他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些专家的去向,要对全国省份和部委中可能合作的国有企业做一番调查,以寻找最合适的合作企业。
另外,如果不能处理好江南造船厂的事情,那么可能带来一连串恶劣的连锁反应,导致华威集团的那些俄罗斯遭到哄抢,毕竟在国家大局为重,在这种无可辩驳的理由面前即使是赵东升也没有反击的余地,届时他将面临各个省份和部委的联合夹击,肯定会败得一塌糊涂。
所以,赵东升这次无论如何一定都要将江南造船厂的事情给漂漂亮亮地解决了,向外界表明他捍卫华威集团利益的决心,同时他需要一些盟友来支持他,例如机工部和江南省。
就在赵东升来江南省的同时,赵东升已经派吴雯和周军分别去了与华威集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省份和部委,洽谈那些俄罗斯专家的问题。
赵东升非常清楚以华威集团目前的现状无法消化那么多的俄罗斯专家,资源共享是唯一一个正确的路径。
陆大元对赵东升的目光非常钦佩,赵东升所挑选合作的那几家江南省的省、市重点国企是江南省最好的企业,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强强联合将给双方带来最大的效益。
其实,相对于那些俄罗斯的专家,陆大元对赵东升实行的黄州市工业现代化改革更感兴趣,毕竟这也是江州市所面临的问题,对他更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赵东升详细向陆大元介绍了黄州市工业现代化改革的规划和进程,听得陆大元时不时地点着头,他不得不承认,赵东升的规划非常周详,手笔非常大,眼界也放得很开,如果能成功的话黄州市将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重镇。
与此同时,陆大元也意识到赵东升的这个现代化工业规划的难度非常大,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其中关键性的一点很难解决,那就是工业现代化改革所需要的资金,这可是一笔数额高达数十亿的投资,别说河东省这种中游省份,就是经济水平在全国排名三甲的江南省也很难筹集到,更何况黄州市了。
所以,陆大元对赵东升改革资金的来源非常感兴趣,可惜的是赵东升并没有谈到这方面的话题,而他也不好问如此隐私的问题,只好将心中的疑惑压在了心底。
不要说陆大元,就是何伟和马天益都不清楚赵东升如何搞到这笔钱,赵东升只是告诉何伟和马天益他正在努力筹钱,等有了结果立刻向两人汇报,何伟和马天益感觉赵东升有苦衷,自然也就不好追问了,只是表示有困难的话可以找市里,市里会想办法帮他解决。
至于赵东升的葫芦里究竟卖了什么药,恐怕只有赵东升和吴雯清楚。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江州一机厂已经完成了赵东升的建设规划,一排排崭新的厂房错落有致地在厂区里排列着,环境幽雅,道路平坦干净,与三年前的境况有着天壤之别。
赵东升在杜锋等一机厂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厂里的生产情况,虽然一机厂有纪律,领导前来视察工作的时候要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除非领导询问,否则不要停下手头的工作。
不过,赵东升的到来在厂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那些老职工的带领下,赵东升所到之处无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大家对赵东升的最高敬意。
这种意外的情况不由得令赵东升感到有些动容,在他看来自己兼并一机厂只不过是华威集团的一个发展规划而已,他并没有刻意地帮助一机厂的那些职工,可是却因此收获了一机厂职工的爱戴,实在受之有愧。
确实,一机厂的老职工们都对赵东升有着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确切的说是感恩,他们都是三年前一机厂破败不堪的局面的经历者,对目前一机厂的蓬勃发展的现状有着深刻的感触:
在赵东升的规划和建设下,江州一机厂咸鱼翻身,从倒闭的边缘一跃成为了江州市炙手可热的单位,福利待遇在全市首屈一指,仅次于东南电器厂电子设备制造厂,除了工资高外,还有优厚的住房、医疗等待遇,令人羡慕不已。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很难有切实的感触。
如今,一机厂除了那三千多名编制内的正式工外,还招收了两千多名合同工,虽然合同工的工资待遇比不上正式工,但也非常丰厚,比市里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要好。
因此一机厂合同工的名额在江州市非常吃香,不少人走关系找门路,想方设法地成为一机厂的合同工。
只要成为了合同工,那么就有机会成为正式工,享受正式工的福利待遇。
赵东升对华威集团的编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华威集团下属各单位的人员编制都是总部设定好的,如果想扩编的话,必须要向总部打报告。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总部人事部会对扩编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通过人事部的审核后那么人事部才会向赵东升汇报,必须赵东升最终点头,那么扩编才算成功,否则的话谁也不能额外增加编制人员。
即使是合同工,总部也根据各单位的汇报进行了人数的设定,只不过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有调节名额的权力,可以决定一定数量的合同工。
之所以有着如此严格的编制制度,是因为赵东升要尽量避免华威集团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况。
可以想像的到,伴随着华威集团的发展,华威集团的企业与各自所在地方上的利益联系也会日益紧密,届时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希望把他们的家人或者亲属塞进那些下属企业里工作。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那些下属部门将承受很大的压力,赵东升把正式工扩编的权力收到手里,那么就可以替下属解决这个问题,进而让那些关系户成为合同工,把这些关系户对华威集团的影响降到最小。
只要赵东升对所有的关系户都一视同仁的话,那么地方上的那些关系也就无话可说了,毕竟这是华威集团的制度,而他们与赵东升也没有那种可以让赵东升同意他们往华威集团塞人的交情,因此只有接受这种安排。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大家的待遇都一样,那么也就没什么可计较的了。
目睹了一机厂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最为懊悔的恐怕要数那些从一机厂调离的职工,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全国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得受到了冲击,他们离开一机厂后进的也不是太好的单位,自然过得并不如意。
由于离开了一机厂,他们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以前的那些老同事又是分房子又是拿高薪,享受着令人羡慕的福利。
不少调离的职工曾经去求老厂长,希望能重新回到一机厂工作,毕竟他们以前也是一机厂的职工,即使当不成正式工,当合同工也可以。
只不过很遗憾,老厂长虽然也很想帮助那些人,可惜无能为力,一机厂现在是华威集团的下属企业,人事权力在赵东升和杜锋的手里,他根本就帮不上忙,而且也无法开这个口。
面对着那些神情落寞的调职了的同事,留在一机厂的老职工们无不唏嘘不已,所谓沧海桑田,谁能想到曾经破败至极的一机厂有一天会忽然发达了呢?
赵东升在一机厂视察的时候兴致很高,不仅参观了生产车间,而且还试开了几种工程机械,对一机厂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肯定和赞扬,要杜锋等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将一机厂打造成为亚洲甚至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
按照惯例,赵东升的午饭和晚饭是在一机厂的食堂吃的,只要华威集团的下属企业以及他在市里分管领域内的单位,那么他都会在食堂里吃饭。
而对于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赵东升通常会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做,并不刻意去食堂吃饭,而且提前都会跟对方打招呼,这是一种礼节,毕竟这些企业不是华威集团的企业,他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
一机厂的伙食相当不错,荤素搭配,有鱼有肉,虽然比不上华威集团总部的水平,但在江州市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了。
伙食待遇是华威集团的基本福利之一,华威集团对此施行伙食补助措施,承担了伙食的大部分开销,所以职工们只用非常低廉的价格就能吃到那些丰盛的食物,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了。
第二天,赵东升去江州市市政府拜访了陆大元,在上次的换届中,他由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晋升为了分管经济的常务副市长,仕途上更进了一步。
陆大元对赵东升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隆重接待了赵东升,他觉得赵东升的成长简直是个奇迹:
仅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赵东升完全凭借着一己之力,一刀一枪地打下了现在的江山,从一名正科级的技术员成为了一个地级市分管工业的副厅级的副市长,而且还是河东省省委的候补委员,这表明赵东升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党委的地位,都已经得到了认同,这太过匪夷所思了,以前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这种离奇的事情。
要知道,官场上有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赵东升目前的高度,赵东升现在只有二十五、六岁,前途无法限量,就连陆大元也不知道赵东升以后能走到哪一步。
最然赵东升这次是以华威集团总经理的身份来拜访陆大元的,不过陆大元可不会忘记了赵东升黄州市副市长的身份,现在赵东升在黄州市推动的工业现代化改革可是全国瞩目,这次趁着赵东升来江州,陆大元当然要和赵东升好好沟通一下。
另外,赵东升从俄罗斯请来的那一批专家也是陆大元的目标,江州市和江南省有一些重点的国企,这些企业如果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必然需要得到那些俄罗斯专家的支持,所以陆大元也要跟赵东升谈谈那些专家的事情。
原本,江南省的那些省级国企按理说应该由省政府的人出面与赵东升谈,可是赵东升只是一个副市长,难道要一个副省长来跟赵东升接洽?那样的话就违反了对等原则。
而与其让省政府的厅级干部去与赵东升接触,不如让陆大元出面来谈,陆大元与赵东升有交情,以前也因为一机厂的事情合作过,他出面的话效果最好,所以省政府就委托陆大元与赵东升交涉。
对于那些俄罗斯专家的问题,赵东升采取了积极得回应,他和陆大元本着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经过协商后草签了几个协议,华威集团打算输送一批专家到江南省的几个省级和市级大型企业里,当然了,那些企业也要付出足够的诚意给华威集团。
能草签下这几个协议,陆大元非常满意,要知道那些俄罗斯专家现在是奇货可居,虽然国内的兄弟省份和各大部委都在密切与河东省、黄州市和华威集团对此进行接触,但赵东升却没有与任何一家签约,江南省可是头一个。
赵东升从俄罗斯回来后之所以没有就那些俄罗斯专家的事情与任何一个省份和部委的人签订合约,是因为这次被他请来的俄罗斯专家的数量超过了他的想像,他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些专家的去向,要对全国省份和部委中可能合作的国有企业做一番调查,以寻找最合适的合作企业。
另外,如果不能处理好江南造船厂的事情,那么可能带来一连串恶劣的连锁反应,导致华威集团的那些俄罗斯遭到哄抢,毕竟在国家大局为重,在这种无可辩驳的理由面前即使是赵东升也没有反击的余地,届时他将面临各个省份和部委的联合夹击,肯定会败得一塌糊涂。
所以,赵东升这次无论如何一定都要将江南造船厂的事情给漂漂亮亮地解决了,向外界表明他捍卫华威集团利益的决心,同时他需要一些盟友来支持他,例如机工部和江南省。
就在赵东升来江南省的同时,赵东升已经派吴雯和周军分别去了与华威集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省份和部委,洽谈那些俄罗斯专家的问题。
赵东升非常清楚以华威集团目前的现状无法消化那么多的俄罗斯专家,资源共享是唯一一个正确的路径。
陆大元对赵东升的目光非常钦佩,赵东升所挑选合作的那几家江南省的省、市重点国企是江南省最好的企业,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强强联合将给双方带来最大的效益。
其实,相对于那些俄罗斯的专家,陆大元对赵东升实行的黄州市工业现代化改革更感兴趣,毕竟这也是江州市所面临的问题,对他更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赵东升详细向陆大元介绍了黄州市工业现代化改革的规划和进程,听得陆大元时不时地点着头,他不得不承认,赵东升的规划非常周详,手笔非常大,眼界也放得很开,如果能成功的话黄州市将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重镇。
与此同时,陆大元也意识到赵东升的这个现代化工业规划的难度非常大,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其中关键性的一点很难解决,那就是工业现代化改革所需要的资金,这可是一笔数额高达数十亿的投资,别说河东省这种中游省份,就是经济水平在全国排名三甲的江南省也很难筹集到,更何况黄州市了。
所以,陆大元对赵东升改革资金的来源非常感兴趣,可惜的是赵东升并没有谈到这方面的话题,而他也不好问如此隐私的问题,只好将心中的疑惑压在了心底。
不要说陆大元,就是何伟和马天益都不清楚赵东升如何搞到这笔钱,赵东升只是告诉何伟和马天益他正在努力筹钱,等有了结果立刻向两人汇报,何伟和马天益感觉赵东升有苦衷,自然也就不好追问了,只是表示有困难的话可以找市里,市里会想办法帮他解决。
至于赵东升的葫芦里究竟卖了什么药,恐怕只有赵东升和吴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