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赵祯的决定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山渐青最新章节!
第三百五十一章 赵祯的决定
若真按照许清所说,截流旱区的江河用于灌溉,确实可以保住大部分作物。
然而许清说完,在坐的君臣却没有一个出声。
许清知道他们顾虑什么,首先,出动京畿驻军救灾,这是前所未有之事,自古以来,越是大灾之时,越容易发生叛乱,为了预防这种情形出现,这时候军队也越不能乱动;特别关系到京城安全时,没有几个人敢负这个责任。
再有就是,截流这些大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而且这些工程还是一次性的,万一工程完工时,雨求来了,那岂不是空耗无数国币?而且还得去恢复河道通畅,冤枉不冤枉?
特别是贾昌朝等人,面色复杂,凭心而论,贾昌朝等人虽然与许清一派不和,从不放过争权夺利,但这只是政见不同,算不上大奸大恶之人,还没坏到可置大灾之下千万百姓于不顾的程度。
所以他们也极为矛盾,既希望能过这次事件扳倒范仲淹与许清一伙,但面对如火的旱情,他们同样不敢掉以轻心,新政不施行,朝廷和地方还照样运转下去,但若是对这样的大旱灾也不管不顾,那等来的怕就是天下大乱了。
许清不管众人心中怎么想,接着说道:“陛下,各位枢相,这雨什么时候下谁也不知道,目前截流还来得及,至少可以保住旱区半数以上作物不受旱;
旱区人口不少于千万,保住一半就等于保住了五百万人的口粮啊!加上军队参与打井灌溉,就算有部分无法顾及,到时朝廷赈灾也就容易多了。
而且各河水量小了不少,截流的难度也不算太大;就算咱们截流后第二天就下雨,这笔冤枉钱咱们也认了,陛下,天威难测,关乎上千万百姓的生死,咱们赌不起、拖不起啊!再拖几日,到时就算陛下与各位枢相同意截流,怕也来不及了!”
许清说完,范仲淹第一个站出来,虽然显得忧心忡忡,但却十分决定地说道:“陛下,臣同意许少卿见解,若是陛下尚有顾虑,可即刻招见司天监监正询问,若其也无法确定几日之内有雨,朝廷则立即调派军队截流河道,于此方面,到时多调派一些厢军就是。”
赵祯听了下意识地向殿门望去,殿外依然是骄阳似火。
“传司天监陈监正!”
赵祯对殿中太监吩咐一声,其实这些天他已多次招见过司天监的人,特别是监正陈可林,日夜值守司天监就没敢离开过。
司天临并不是纯粹的神棍,他们对天文历法方等方面确实有些独到之处,看看整年的大气候的话,或许可信,但凭这些人看看天象,就能准确地看出具体哪天有雨,可信度就不高了。
许清不相信,在坐的君臣却信,他也只好先听听陈可林怎么说再作打算。
很快陈可林就随着太监进了天章阁,赵祯也是急上火了,不等他参拜就问道:“陈爱卿,朕招你来就是想问问近日京畿可有雨水?”
陈可林大概早知赵祯有此一问,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平时忽悠一下还可以,现在可是关系到前途命运的时刻,他哪敢乱说啊?
陈可林脸色沉沉地答道:“回陛下,臣夜观天象,并无发现月晕星笼之象,倒是七星临位,九宫倒悬,犹有西北狼星……
“陈监正,您直说这几天有没有雨就可以了!”
这下不下雨和九宫八卦有屁关系,灾情如火,许清懒得听他八卦下去,直接出言许多询问道。
陈可林一窒,低下头说道:“陛下,臣无能,近来天象紊乱,臣无法推测出近日是否有雨!”
赵祯虽然早有心里准备,听了还是禁不住失望,抬抬手说道:“陈卿先退下吧!”
“截流!”
赵祯终于咬牙说道:“即日起,都水监分别派人前往各地,先定截流地点,以及主持截流工作,工部及司农寺农田水利司从旁配合;
枢密院要在不影响京畿安危的情况下,派遣军队下到各州县,都水监选定截流地点后由军队全力截流,同时帮助地方打进抽灌;
两院执宰总揽全局,细拟抗灾条文,颁布应对法令;御使台要派出巡察衙使前往地方,纠察地方官员是否有漠视旱情,救灾不力之事;
三司负责调拨银粮,抗灾所需务必要及时调拨到位,莫可推衍塞责……”
赵祯一通旨令下来,朝中多个部门皆有涉及,两省执宰,军政重臣纷纷起身接旨。
未等众人散去,许清又说道:“陛下,臣听说京中粮储少有盈余,当此之际,朝廷应提前做好准备,趁粮价未长,调拨银钱往地方收粮入京储备,一但灾情严重,到时也不至于乱了阵脚。”
民以食为天,这一项提议没什么好商量的,赵祯直接给三司下令,让他们酌情办理。
许清回到司农寺,将于清泉和费应南等人叫来,将朝廷的指令吩咐下去,这次主要涉及的是农田水利司。
“费主事,这次咱们农田水利要全员出动,都水监一但选定截流地点,你们司就要根据实际规划出引水渠道,尽量照顾到更多的农田,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指导百姓打井浇灌等事宜。”
费应南恭应一声,许清又转头对于清和冯雨说道:“提举司要做好旱情的监控,各地的状况要以最快速度上报,同时对那些失收的农田,要及时指导百姓做好播秧重插的准备,这一点研发司也要配合提举司;我会让银行再次对灾区发放青苗款。”
等于清泉和冯雨答应下来,许清又对张正问道:“目前常平仓可还有余银?”
“禀许少卿,按照您的指示,去年的截留款基本已用于囤积粮食,总帐上只余两万一千多贯,许少卿若想收购粮食,这点钱收不了多少的!”
“不管了,有多少收购多少,常平仓要严阵以待,对各地的粮价要做好监控,及时上报,粮价一但上长,便着手平抑;
但要视各地情况而定,今年粮价上涨已成定局,咱们上次又抽调了十多万石前京西南路,所以,旱区以外的地方,粮价还在百姓承受范围时,出粜量就尽量少一些;
咱们要尽可能的把粮食囤积到最后,到时旱区一但出现大范围欠收,才好把粮食用于救命!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你自己拟个章程出来吧!”
许清交待的这些事情可不好办,既要保证各地粮价不飙升过高,又要尽量囤积粮食,这个尺度掌握起来很困难;
但张正还是严肃地答道:“许少卿放心,您吩咐的这些下官一定尽力做好,少卿大人,必要之时,下官是否可以先向大宋银行贷些款项用于囤积粮食,待到粜出粮食后再作偿还?”
常平仓的资金不经三司,自成体系,是由各州县税收中定量截留的,上州一到两万贯,中州则几千费,视各州的赋税总量而定,许清想了想说道:“可以,但三司也正在拨款收购粮食,若是咱们再大量收购,反而会加快粮价上涨,所以你要根据各地实情,酌情而定!”
“下官明白!”
“这是咱们司农寺第一年主管农桑,做得是好是坏,御使言官及朝廷各部门都在看着咱们,所以我希望各位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便是大灾之年,咱们也要确保大宋粮食增产,粮价稳定!”
“喏!”
几个手下主力干将齐声回答,很有军中的味道,这在其他部门是不可能看到的,许清满意地点点头:“拜托各位了,去吧!”
等几人退出签押房,许清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这些天除了听取提举司的汇报外,为了掌握第一手确凿的资料,亲自奔波京畿各州县,查看旱情,观察河道,才得出今天这翻对策出来,一切已布置下去,就看成效如何了。
这时一个小使在门口迟疑地出声请见,许清一看是门使,和声说道:“老戴进来吧!有什么事吗?”
“许少卿,您府上昨天来人,交待小人说,少卿大人回来后请您尽快回家一趟。”
许清眉头一蹙,难不成家里出事了?
“说是什么事了吗?”
“回许少卿,您府上的人没说。”
“嗯,麻烦你了!”
许清心里有些不安,家里人从没有来寺里找过他,看来家中是真出了什么了,看看手头上工作交待下去后,在司农寺暂时也没有什么事,许清便找来司农寺中唯一比较清闲的田籍司主事曹谦,吩咐他坐镇司农寺,有事随时到家里找自己,这才带着几个护卫回家去。
路上荆六郎埋怨道:“陈平那厮也真是的,府上有事怎么也不派人早去并报一声,回府有他看好!”
街上人流如织,许清就算心急,也只好放马慢行,荆六郎说得倒是,上次让他到庄子上挑选的几十人,现在也都成了家里的护卫,并不缺少人手。
“六郎,回去看看什么事再说吧!”
等许清回到太平桥,就见小颜站在门前的河边看人卖鲜鱼,卖鱼人乘船沿河叫卖,船头有一方格,鱼就活在方格里,有人来卖,便随手折下一条柳枝串好发售给买主。
许清几人的马蹄声惊醒了小颜,这回没等她出声许清就问道:“小颜,家里出了什么事?”
第三百五十一章 赵祯的决定
若真按照许清所说,截流旱区的江河用于灌溉,确实可以保住大部分作物。
然而许清说完,在坐的君臣却没有一个出声。
许清知道他们顾虑什么,首先,出动京畿驻军救灾,这是前所未有之事,自古以来,越是大灾之时,越容易发生叛乱,为了预防这种情形出现,这时候军队也越不能乱动;特别关系到京城安全时,没有几个人敢负这个责任。
再有就是,截流这些大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而且这些工程还是一次性的,万一工程完工时,雨求来了,那岂不是空耗无数国币?而且还得去恢复河道通畅,冤枉不冤枉?
特别是贾昌朝等人,面色复杂,凭心而论,贾昌朝等人虽然与许清一派不和,从不放过争权夺利,但这只是政见不同,算不上大奸大恶之人,还没坏到可置大灾之下千万百姓于不顾的程度。
所以他们也极为矛盾,既希望能过这次事件扳倒范仲淹与许清一伙,但面对如火的旱情,他们同样不敢掉以轻心,新政不施行,朝廷和地方还照样运转下去,但若是对这样的大旱灾也不管不顾,那等来的怕就是天下大乱了。
许清不管众人心中怎么想,接着说道:“陛下,各位枢相,这雨什么时候下谁也不知道,目前截流还来得及,至少可以保住旱区半数以上作物不受旱;
旱区人口不少于千万,保住一半就等于保住了五百万人的口粮啊!加上军队参与打井灌溉,就算有部分无法顾及,到时朝廷赈灾也就容易多了。
而且各河水量小了不少,截流的难度也不算太大;就算咱们截流后第二天就下雨,这笔冤枉钱咱们也认了,陛下,天威难测,关乎上千万百姓的生死,咱们赌不起、拖不起啊!再拖几日,到时就算陛下与各位枢相同意截流,怕也来不及了!”
许清说完,范仲淹第一个站出来,虽然显得忧心忡忡,但却十分决定地说道:“陛下,臣同意许少卿见解,若是陛下尚有顾虑,可即刻招见司天监监正询问,若其也无法确定几日之内有雨,朝廷则立即调派军队截流河道,于此方面,到时多调派一些厢军就是。”
赵祯听了下意识地向殿门望去,殿外依然是骄阳似火。
“传司天监陈监正!”
赵祯对殿中太监吩咐一声,其实这些天他已多次招见过司天监的人,特别是监正陈可林,日夜值守司天监就没敢离开过。
司天临并不是纯粹的神棍,他们对天文历法方等方面确实有些独到之处,看看整年的大气候的话,或许可信,但凭这些人看看天象,就能准确地看出具体哪天有雨,可信度就不高了。
许清不相信,在坐的君臣却信,他也只好先听听陈可林怎么说再作打算。
很快陈可林就随着太监进了天章阁,赵祯也是急上火了,不等他参拜就问道:“陈爱卿,朕招你来就是想问问近日京畿可有雨水?”
陈可林大概早知赵祯有此一问,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平时忽悠一下还可以,现在可是关系到前途命运的时刻,他哪敢乱说啊?
陈可林脸色沉沉地答道:“回陛下,臣夜观天象,并无发现月晕星笼之象,倒是七星临位,九宫倒悬,犹有西北狼星……
“陈监正,您直说这几天有没有雨就可以了!”
这下不下雨和九宫八卦有屁关系,灾情如火,许清懒得听他八卦下去,直接出言许多询问道。
陈可林一窒,低下头说道:“陛下,臣无能,近来天象紊乱,臣无法推测出近日是否有雨!”
赵祯虽然早有心里准备,听了还是禁不住失望,抬抬手说道:“陈卿先退下吧!”
“截流!”
赵祯终于咬牙说道:“即日起,都水监分别派人前往各地,先定截流地点,以及主持截流工作,工部及司农寺农田水利司从旁配合;
枢密院要在不影响京畿安危的情况下,派遣军队下到各州县,都水监选定截流地点后由军队全力截流,同时帮助地方打进抽灌;
两院执宰总揽全局,细拟抗灾条文,颁布应对法令;御使台要派出巡察衙使前往地方,纠察地方官员是否有漠视旱情,救灾不力之事;
三司负责调拨银粮,抗灾所需务必要及时调拨到位,莫可推衍塞责……”
赵祯一通旨令下来,朝中多个部门皆有涉及,两省执宰,军政重臣纷纷起身接旨。
未等众人散去,许清又说道:“陛下,臣听说京中粮储少有盈余,当此之际,朝廷应提前做好准备,趁粮价未长,调拨银钱往地方收粮入京储备,一但灾情严重,到时也不至于乱了阵脚。”
民以食为天,这一项提议没什么好商量的,赵祯直接给三司下令,让他们酌情办理。
许清回到司农寺,将于清泉和费应南等人叫来,将朝廷的指令吩咐下去,这次主要涉及的是农田水利司。
“费主事,这次咱们农田水利要全员出动,都水监一但选定截流地点,你们司就要根据实际规划出引水渠道,尽量照顾到更多的农田,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指导百姓打井浇灌等事宜。”
费应南恭应一声,许清又转头对于清和冯雨说道:“提举司要做好旱情的监控,各地的状况要以最快速度上报,同时对那些失收的农田,要及时指导百姓做好播秧重插的准备,这一点研发司也要配合提举司;我会让银行再次对灾区发放青苗款。”
等于清泉和冯雨答应下来,许清又对张正问道:“目前常平仓可还有余银?”
“禀许少卿,按照您的指示,去年的截留款基本已用于囤积粮食,总帐上只余两万一千多贯,许少卿若想收购粮食,这点钱收不了多少的!”
“不管了,有多少收购多少,常平仓要严阵以待,对各地的粮价要做好监控,及时上报,粮价一但上长,便着手平抑;
但要视各地情况而定,今年粮价上涨已成定局,咱们上次又抽调了十多万石前京西南路,所以,旱区以外的地方,粮价还在百姓承受范围时,出粜量就尽量少一些;
咱们要尽可能的把粮食囤积到最后,到时旱区一但出现大范围欠收,才好把粮食用于救命!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你自己拟个章程出来吧!”
许清交待的这些事情可不好办,既要保证各地粮价不飙升过高,又要尽量囤积粮食,这个尺度掌握起来很困难;
但张正还是严肃地答道:“许少卿放心,您吩咐的这些下官一定尽力做好,少卿大人,必要之时,下官是否可以先向大宋银行贷些款项用于囤积粮食,待到粜出粮食后再作偿还?”
常平仓的资金不经三司,自成体系,是由各州县税收中定量截留的,上州一到两万贯,中州则几千费,视各州的赋税总量而定,许清想了想说道:“可以,但三司也正在拨款收购粮食,若是咱们再大量收购,反而会加快粮价上涨,所以你要根据各地实情,酌情而定!”
“下官明白!”
“这是咱们司农寺第一年主管农桑,做得是好是坏,御使言官及朝廷各部门都在看着咱们,所以我希望各位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便是大灾之年,咱们也要确保大宋粮食增产,粮价稳定!”
“喏!”
几个手下主力干将齐声回答,很有军中的味道,这在其他部门是不可能看到的,许清满意地点点头:“拜托各位了,去吧!”
等几人退出签押房,许清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这些天除了听取提举司的汇报外,为了掌握第一手确凿的资料,亲自奔波京畿各州县,查看旱情,观察河道,才得出今天这翻对策出来,一切已布置下去,就看成效如何了。
这时一个小使在门口迟疑地出声请见,许清一看是门使,和声说道:“老戴进来吧!有什么事吗?”
“许少卿,您府上昨天来人,交待小人说,少卿大人回来后请您尽快回家一趟。”
许清眉头一蹙,难不成家里出事了?
“说是什么事了吗?”
“回许少卿,您府上的人没说。”
“嗯,麻烦你了!”
许清心里有些不安,家里人从没有来寺里找过他,看来家中是真出了什么了,看看手头上工作交待下去后,在司农寺暂时也没有什么事,许清便找来司农寺中唯一比较清闲的田籍司主事曹谦,吩咐他坐镇司农寺,有事随时到家里找自己,这才带着几个护卫回家去。
路上荆六郎埋怨道:“陈平那厮也真是的,府上有事怎么也不派人早去并报一声,回府有他看好!”
街上人流如织,许清就算心急,也只好放马慢行,荆六郎说得倒是,上次让他到庄子上挑选的几十人,现在也都成了家里的护卫,并不缺少人手。
“六郎,回去看看什么事再说吧!”
等许清回到太平桥,就见小颜站在门前的河边看人卖鲜鱼,卖鱼人乘船沿河叫卖,船头有一方格,鱼就活在方格里,有人来卖,便随手折下一条柳枝串好发售给买主。
许清几人的马蹄声惊醒了小颜,这回没等她出声许清就问道:“小颜,家里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