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拒绝听政(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新的制度多么优秀,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送走费尘的时候,杨怀仁留给他的任务,便是回去之后好好琢磨琢磨如何把他们今天商议的事情,逐渐变成现实。
费尘也明白杨怀人小心翼翼的原因,章惇的变法就是因为太粗暴了,才引来了巨大的反噬和抗拒。
要改变军伍中的某些制度,也一定会遇到挫折的,千百年来将门和勋戚都是依靠祖宗功劳的庇荫让子侄有很大的优待,这样的传统如果发生改变,招致的反噬可能会更猛烈。
杨怀仁的意思,是任何的事情,都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该保留的自然会保留下来。
将来将门勋戚的子侄成年后还是会给他们优待,让他们能进入军中效力。
只不过方法和方式上会有些改变,他们进入军中,还会有一定的职位,但这种职位不会太高。
而他们将来能混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有能力建功立业的,自然会得到正常的晋升,反之则不然,甚至会被淘汰出军伍。
任人唯贤这种事,想来不论将门还是勋戚还不至于提出什么意见来,自家的子侄不争气,那怪不得别人,他们总不能腆着脸不认账的。
其他方式拿到军中职位的,那就要考试了,除了考试之外,那些进入军中担任文职官员的读书人,也要有公平公开的考察制度。
适合的人留下来,不适合的人自然也会被逐渐淘汰,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还包括思想认知方面的考虑。
大宋很有钱,但朝廷和军队却并不那么强大,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家内斗的太厉害了。
以前是为了制度上的争斗,新法和旧法,逐渐演变成一场好日持久的党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争斗,比如文臣和武将之间,文官极力打压武将,试图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武将其实也并不是要得到多少权力,他们更在乎的是地位和颜面,换一种方式,其实就是为了得到文人的尊重。
杨怀仁觉得文臣和武将之间,似乎是有什么天然的误会,他们不应该有核心的矛盾才是,大宋是重文轻武,可这个武,不全是指的武人。
大宋想要强大起来,文人和武人之间也需要找到一种更好的相处方式,大家共同努力,才是正道。
这种事也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过程或许比军官制度的改革还要漫长,不过杨怀仁觉得如果军官制度的改革获得成功,倒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军伍中的文职,原本在文人心中算不得是文官,不过将来如果军伍中有上千的读书人任职,起码这个群体会不这么认为。
受到这一千人影响的文人,那就更多了,当将来有一天,读书人觉得进入军中任职并不是对自身的一种贬低的时候,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区别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当双方的界限都不明确的时候,他们还斗个什么劲儿呢?
说到底还是一个思想融合的过程,不管是思想上的从差异还是民族上的差异,求同存异,才是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正确方式。
人类其实很脆弱,也面临着共同的生存危机,如果搞不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基本道理,将来必然要面对共同的生存难题。
送走了费尘,一名风神卫给他带来了大壮在宫中的消息。
朝廷似乎安定了下来,该上朝的上朝,对几天前的那场赵佖谋反的危机,早已经不那么介意了。
局面就像是大海的波浪一样,偶尔起了大风,带来了滔天巨浪,可风过去了,浪也就停了,之后的阳光也似乎更加明媚了一般。
共同经历风雨,对朝堂的团结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以前扯着脖子争论不休的新党旧党,似乎也碍于朝堂上的大好局面,安静了许多。
赵煦还是没能持续的上朝理政,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过多的操劳了,找回儿子让他非常开心,可惜短暂的兴奋之后,却加剧了身体的颓败之势。
新的太子被推了出来参政议政,这也是常例,让太子提早学习如何成为一国之君,是眼下最紧要的事情。
尽管不少大臣还是担忧太子年纪太小了,担心短时间内,他还无法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也想着相仿赵煦当年继位后的故事,请两位太后出来垂帘听政。
不过这一次很奇怪,向太后直接拒绝了这个要求,表示她只不过是一个妇道人家,上朝堂上听政,似乎不太合适。
另一位朱太后原来还是有些想法的,不过见向太后没有这个意思,她也不好越俎代庖,主动站出来。
后来两位太后在御花园偶遇,两人进行了一场单独的长谈,这之后朱太后便再也不提听政之事。
杨怀仁听到这里便会心一笑,朱太后虽然不算很聪明,可有些道理只要说给她知道,她也不会不明白。
杨怀仁觉得向太后如此精明之人,其实也不需要给朱太后大摆利害,只要跟她说高太后的往事,以及高太后的结果,朱太后就能明白。
这个时代女人其实不需要太大的权力,当权力反噬的时候,是根本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两位太后不肯出来,又有人把目标瞄向了孟皇后。
杨怀仁一直不明白赵煦既然把孟皇后留在了宫中,却迟迟没有恢复她的皇后之位是何故。
现在明白了,不是赵煦不肯,实际上赵煦最开始就想恢复孟皇后昭慈皇后的地位,是孟皇后不肯。
这一点杨怀仁有点搞不懂了,按说孟皇后恢复皇后之位之后,可以留在宫中,时常见到她的儿子。
反而她如果执拗下去,她现在的身份就不适合长期留在宫中了。
杨怀仁想了好久,才渐渐体会到孟皇后的心情,并不是她不想时常见到儿子,而是内心里总是有种对未来的恐惧。
她的儿子成为太子,她确实感到欣慰,可是想到自己以前的遭遇,她就开始担心儿子将来的结局,也许会是下一个赵煦。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新的制度多么优秀,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送走费尘的时候,杨怀仁留给他的任务,便是回去之后好好琢磨琢磨如何把他们今天商议的事情,逐渐变成现实。
费尘也明白杨怀人小心翼翼的原因,章惇的变法就是因为太粗暴了,才引来了巨大的反噬和抗拒。
要改变军伍中的某些制度,也一定会遇到挫折的,千百年来将门和勋戚都是依靠祖宗功劳的庇荫让子侄有很大的优待,这样的传统如果发生改变,招致的反噬可能会更猛烈。
杨怀仁的意思,是任何的事情,都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该保留的自然会保留下来。
将来将门勋戚的子侄成年后还是会给他们优待,让他们能进入军中效力。
只不过方法和方式上会有些改变,他们进入军中,还会有一定的职位,但这种职位不会太高。
而他们将来能混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有能力建功立业的,自然会得到正常的晋升,反之则不然,甚至会被淘汰出军伍。
任人唯贤这种事,想来不论将门还是勋戚还不至于提出什么意见来,自家的子侄不争气,那怪不得别人,他们总不能腆着脸不认账的。
其他方式拿到军中职位的,那就要考试了,除了考试之外,那些进入军中担任文职官员的读书人,也要有公平公开的考察制度。
适合的人留下来,不适合的人自然也会被逐渐淘汰,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还包括思想认知方面的考虑。
大宋很有钱,但朝廷和军队却并不那么强大,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家内斗的太厉害了。
以前是为了制度上的争斗,新法和旧法,逐渐演变成一场好日持久的党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争斗,比如文臣和武将之间,文官极力打压武将,试图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武将其实也并不是要得到多少权力,他们更在乎的是地位和颜面,换一种方式,其实就是为了得到文人的尊重。
杨怀仁觉得文臣和武将之间,似乎是有什么天然的误会,他们不应该有核心的矛盾才是,大宋是重文轻武,可这个武,不全是指的武人。
大宋想要强大起来,文人和武人之间也需要找到一种更好的相处方式,大家共同努力,才是正道。
这种事也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过程或许比军官制度的改革还要漫长,不过杨怀仁觉得如果军官制度的改革获得成功,倒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军伍中的文职,原本在文人心中算不得是文官,不过将来如果军伍中有上千的读书人任职,起码这个群体会不这么认为。
受到这一千人影响的文人,那就更多了,当将来有一天,读书人觉得进入军中任职并不是对自身的一种贬低的时候,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区别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当双方的界限都不明确的时候,他们还斗个什么劲儿呢?
说到底还是一个思想融合的过程,不管是思想上的从差异还是民族上的差异,求同存异,才是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正确方式。
人类其实很脆弱,也面临着共同的生存危机,如果搞不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基本道理,将来必然要面对共同的生存难题。
送走了费尘,一名风神卫给他带来了大壮在宫中的消息。
朝廷似乎安定了下来,该上朝的上朝,对几天前的那场赵佖谋反的危机,早已经不那么介意了。
局面就像是大海的波浪一样,偶尔起了大风,带来了滔天巨浪,可风过去了,浪也就停了,之后的阳光也似乎更加明媚了一般。
共同经历风雨,对朝堂的团结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以前扯着脖子争论不休的新党旧党,似乎也碍于朝堂上的大好局面,安静了许多。
赵煦还是没能持续的上朝理政,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过多的操劳了,找回儿子让他非常开心,可惜短暂的兴奋之后,却加剧了身体的颓败之势。
新的太子被推了出来参政议政,这也是常例,让太子提早学习如何成为一国之君,是眼下最紧要的事情。
尽管不少大臣还是担忧太子年纪太小了,担心短时间内,他还无法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也想着相仿赵煦当年继位后的故事,请两位太后出来垂帘听政。
不过这一次很奇怪,向太后直接拒绝了这个要求,表示她只不过是一个妇道人家,上朝堂上听政,似乎不太合适。
另一位朱太后原来还是有些想法的,不过见向太后没有这个意思,她也不好越俎代庖,主动站出来。
后来两位太后在御花园偶遇,两人进行了一场单独的长谈,这之后朱太后便再也不提听政之事。
杨怀仁听到这里便会心一笑,朱太后虽然不算很聪明,可有些道理只要说给她知道,她也不会不明白。
杨怀仁觉得向太后如此精明之人,其实也不需要给朱太后大摆利害,只要跟她说高太后的往事,以及高太后的结果,朱太后就能明白。
这个时代女人其实不需要太大的权力,当权力反噬的时候,是根本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两位太后不肯出来,又有人把目标瞄向了孟皇后。
杨怀仁一直不明白赵煦既然把孟皇后留在了宫中,却迟迟没有恢复她的皇后之位是何故。
现在明白了,不是赵煦不肯,实际上赵煦最开始就想恢复孟皇后昭慈皇后的地位,是孟皇后不肯。
这一点杨怀仁有点搞不懂了,按说孟皇后恢复皇后之位之后,可以留在宫中,时常见到她的儿子。
反而她如果执拗下去,她现在的身份就不适合长期留在宫中了。
杨怀仁想了好久,才渐渐体会到孟皇后的心情,并不是她不想时常见到儿子,而是内心里总是有种对未来的恐惧。
她的儿子成为太子,她确实感到欣慰,可是想到自己以前的遭遇,她就开始担心儿子将来的结局,也许会是下一个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