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又一年秋收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小说旗 www.xs7.info,最快更新大汉时代周刊最新章节!
春去秋来,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瓷器作坊提前开始放假,造纸作坊也停止了建设。数以百计的青壮劳力拿起镰刀,甚至连侯府的下人也在秋收这天主动到农田里帮忙。
早上的祭祀,本来是要让诸葛先生主持的。
毕竟以诸葛先生的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没人比更有神棍的气质。要是让他来代表侯府祭天,肯定连说话走路都充满了迷信气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虔诚的跪下磕头。
但只可惜,诸葛先生外出云游,最近并不在家中。
所以祭祀的事情仍然是钱管家负责。
老头虽然不如诸葛先生专业,但毕竟是东乡亭的里正,主持祭祀活动多年,早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钱管家威名远扬,连村里最调皮的孩子也不敢胡闹,这无疑维护了迷信活动中的庄严气氛。
吉时刚到,秋收就正式开始了。
开镰仪式本来也是钱管家主持了。但小侯爷觉得在无数村民的簇拥下,亲自为今年的新麦开镰,是很威风的事情,所以他取代了钱管家,心情不错的主持了开镰仪式。
被他割下来的新麦要挂到库房上,寓意丰年。从前这把新麦都要用红线包起来,但自从今年有了灯笼之后,钱管家就爱上了红纸这种东西,所以今年的那把新麦是用红纸包起来的。
开镰完成之后,庄户就开始了秋收。
在平坦的麦田中,他们如同潮水般推进,无数的麦秆应声而倒。
赵启明觉得这画面很是壮观。再加上刚才开镰让他意犹未尽,所以就有了跟着庄户去割麦的念头。但只可惜,钱管家说他身份尊贵,只能主持开镰,不能真的去收粮。
所以大家往前推进的时候,他只能坐在临时支起来的棚子里。
早上给庄户准备的豆腐脑已经吃完了,午饭还没开始准备。老妈子们跟着庄户去收麦,本应该在小侯爷旁边的来伺候的细柳,也和那些丫鬟们到了农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粒。临时支起的棚子里只剩下赵启明。他觉得作为秋收总指挥,实在没什么意思。
他百无聊赖。在所有人都在忙着秋收的时候,只有他困意袭来。
好在这时,胡先生来了。
胡先生清早出发,去了太平寨。种麦的地方都在收割,太平寨却的水稻却还要再等上些日子。胡先生今天过去的目的,是代表侯府以投资者的身份,去进行考察的。
“怎么样?”赵启明问:“都看好了没有?”
“看好了。”胡先生出了身汗:“那边也在准备秋收,我去农田里看了,水稻长势很好,比东乡亭的麦子要饱满很多,估计等收割的时候,能打出不少的稻谷来。”
赵启明坐直了些,让胡先生坐下来喝水。
“按照小侯爷的吩咐,试验田已经划出来了,这不是主要的问题。”胡先生接着道:“现在比较麻烦的是人手,要用到新的耕作方法,这就要有人去教那些庄户,只有郑国肯定是不够的。”
赵启明想了想,这个问题他的确是忽略了。
杂交实验当中最重要的是授粉。诸葛先生和郑国倒也罢了,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想要他们理解并不困难,但那些庄户从来没接触过这种工作,这就需要先把他们教会。
“要找些人手,帮助诸葛先生去管理。”赵启明若有所思:“那么大的试验田,还有那么多的庄户,需要的管理人员肯定不少。”
“并且这些人还要读过书,并且对农事也要有所了解。”胡先生补充道。
赵启明想了想,然后说:“这个我们肯定是解决不了的,等改天我去找静安公主,少府里面有的是能人,想来找些合适的人手,应该不是问题。”
胡先生点了点头,接着道:“需要的人手肯定不少,在下改天去跟太平寨的老孙打过招呼,让那边会清理出院子里,让诸葛先生和少府来的人去住。”
赵启明笑道:“还是您想得周全。”
“小侯爷说笑了,这本就是在下的职责。”
“农田里的事情应该就是这样了。”赵启明接着问:“果园去过没有?”
“去过了。”胡先生说;“水渠的问题应该不大,赶在霜冻之前能完工,水源也很方便,太平寨后面的山上有溪流众多,只要有水渠引下来就行了。”
赵启明满意:“那修路的事情呢?”
“明天就有人过去勘察。”胡先生想了想:“村子里的路虽然不怎么好走,但不影响通行,主要是上山的路,要在冬天之前完工只怕有些紧张,所以要先把山路修了,村里的路开春之后再说。”
“工期很紧张吧?”
“霜冻之前动土,然后再整地,问题应该不大。”
赵启明点头:“明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这些最好是在开春前就完成了。”
胡先生应了声,然后说:“再有就是鸡苗的事情。”
“可办好了?”
“钱管家把附近的村子去了个遍,跟那些养鸡的人家都打了招呼。”胡先生想了想:“不过果园里要先有鸡舍才能安置,所以鸡苗最好等明年再收。”
“这是当然。”赵启明说:“要用的鸡舍很大,需要时间去建设,物资运到山上也要先把路修起来,现在倒是不着急,能保证明年开春有鸡苗就行了。”
“开春肯定能有,就是数量恐怕不够。”
“有多少?”
“三百。”
“三百?”赵启明不太满意。
胡先生解释说:“养鸡的人家不少,但没人敢往多了养,怕闹出鸡瘟来,所以钱管家虽然打过招呼了,开春之后能孵出来的鸡苗也数量有限。”
赵启明觉得有道理,也不想让钱管家奔波,所以朝胡先生说:“就先收那么多吧,毕竟这还是刚开始,就当做实验了,要是成功的话,再增加规模也不晚。”
“是。”
“还有养鸭的事情,可开始准备了?”
胡先生点头,然后说:“太平寨的河边比较平坦,在不占用农田的情况下可以盖出几个大的鸭舍来,就是鸭苗的数量,可能同样无法让小侯爷满意。”
“少就少点吧。”赵启说:“先把鸭舍的环境弄好。”
“小侯爷打算怎么弄?”
“坐北朝南,通风要好,这是必须的。”赵启明想了想:“再有就是鸭舍的地点,要离河流近些。能方便清理卫生,就不会有细菌滋生了。”
“细菌?”胡先生不明所以。
赵启明也没打算解释:“总之要选好地方,方便通风和打扫,产生的粪便也要有储存的地方,山上的鸡舍也要按照相同的标准来建设,这是生态养殖的关键。”
胡先生点头,然后忽然想起什么,露出了笑容:“小侯爷所说的生态养殖,在下也算是弄明白了,这要是能够成功的话,太平寨从养殖和种植入手,的确也能大有作为。”
“您也觉得可行?”
“以前没有人这么做过。”胡先生说:“以养鸡为例,小侯爷有全套的养殖方法,连鸡粪如何储存都有规定,这不是那些养鸡的人家可比的,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小侯爷肯定能办到。”
赵启明道:“事在人为,只要肯去做,就肯定能成。”
“在下也期待能成。”胡先生眯起眼睛:“到那时,侯府四季都有水果供应,平时要吃的鸡鸭鱼肉也都不用花钱,这将为侯府节省了不少的日常开支。”
赵启明好笑:“不愧是账房先生,果然精打细算。”
春去秋来,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瓷器作坊提前开始放假,造纸作坊也停止了建设。数以百计的青壮劳力拿起镰刀,甚至连侯府的下人也在秋收这天主动到农田里帮忙。
早上的祭祀,本来是要让诸葛先生主持的。
毕竟以诸葛先生的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没人比更有神棍的气质。要是让他来代表侯府祭天,肯定连说话走路都充满了迷信气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虔诚的跪下磕头。
但只可惜,诸葛先生外出云游,最近并不在家中。
所以祭祀的事情仍然是钱管家负责。
老头虽然不如诸葛先生专业,但毕竟是东乡亭的里正,主持祭祀活动多年,早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钱管家威名远扬,连村里最调皮的孩子也不敢胡闹,这无疑维护了迷信活动中的庄严气氛。
吉时刚到,秋收就正式开始了。
开镰仪式本来也是钱管家主持了。但小侯爷觉得在无数村民的簇拥下,亲自为今年的新麦开镰,是很威风的事情,所以他取代了钱管家,心情不错的主持了开镰仪式。
被他割下来的新麦要挂到库房上,寓意丰年。从前这把新麦都要用红线包起来,但自从今年有了灯笼之后,钱管家就爱上了红纸这种东西,所以今年的那把新麦是用红纸包起来的。
开镰完成之后,庄户就开始了秋收。
在平坦的麦田中,他们如同潮水般推进,无数的麦秆应声而倒。
赵启明觉得这画面很是壮观。再加上刚才开镰让他意犹未尽,所以就有了跟着庄户去割麦的念头。但只可惜,钱管家说他身份尊贵,只能主持开镰,不能真的去收粮。
所以大家往前推进的时候,他只能坐在临时支起来的棚子里。
早上给庄户准备的豆腐脑已经吃完了,午饭还没开始准备。老妈子们跟着庄户去收麦,本应该在小侯爷旁边的来伺候的细柳,也和那些丫鬟们到了农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粒。临时支起的棚子里只剩下赵启明。他觉得作为秋收总指挥,实在没什么意思。
他百无聊赖。在所有人都在忙着秋收的时候,只有他困意袭来。
好在这时,胡先生来了。
胡先生清早出发,去了太平寨。种麦的地方都在收割,太平寨却的水稻却还要再等上些日子。胡先生今天过去的目的,是代表侯府以投资者的身份,去进行考察的。
“怎么样?”赵启明问:“都看好了没有?”
“看好了。”胡先生出了身汗:“那边也在准备秋收,我去农田里看了,水稻长势很好,比东乡亭的麦子要饱满很多,估计等收割的时候,能打出不少的稻谷来。”
赵启明坐直了些,让胡先生坐下来喝水。
“按照小侯爷的吩咐,试验田已经划出来了,这不是主要的问题。”胡先生接着道:“现在比较麻烦的是人手,要用到新的耕作方法,这就要有人去教那些庄户,只有郑国肯定是不够的。”
赵启明想了想,这个问题他的确是忽略了。
杂交实验当中最重要的是授粉。诸葛先生和郑国倒也罢了,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想要他们理解并不困难,但那些庄户从来没接触过这种工作,这就需要先把他们教会。
“要找些人手,帮助诸葛先生去管理。”赵启明若有所思:“那么大的试验田,还有那么多的庄户,需要的管理人员肯定不少。”
“并且这些人还要读过书,并且对农事也要有所了解。”胡先生补充道。
赵启明想了想,然后说:“这个我们肯定是解决不了的,等改天我去找静安公主,少府里面有的是能人,想来找些合适的人手,应该不是问题。”
胡先生点了点头,接着道:“需要的人手肯定不少,在下改天去跟太平寨的老孙打过招呼,让那边会清理出院子里,让诸葛先生和少府来的人去住。”
赵启明笑道:“还是您想得周全。”
“小侯爷说笑了,这本就是在下的职责。”
“农田里的事情应该就是这样了。”赵启明接着问:“果园去过没有?”
“去过了。”胡先生说;“水渠的问题应该不大,赶在霜冻之前能完工,水源也很方便,太平寨后面的山上有溪流众多,只要有水渠引下来就行了。”
赵启明满意:“那修路的事情呢?”
“明天就有人过去勘察。”胡先生想了想:“村子里的路虽然不怎么好走,但不影响通行,主要是上山的路,要在冬天之前完工只怕有些紧张,所以要先把山路修了,村里的路开春之后再说。”
“工期很紧张吧?”
“霜冻之前动土,然后再整地,问题应该不大。”
赵启明点头:“明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这些最好是在开春前就完成了。”
胡先生应了声,然后说:“再有就是鸡苗的事情。”
“可办好了?”
“钱管家把附近的村子去了个遍,跟那些养鸡的人家都打了招呼。”胡先生想了想:“不过果园里要先有鸡舍才能安置,所以鸡苗最好等明年再收。”
“这是当然。”赵启明说:“要用的鸡舍很大,需要时间去建设,物资运到山上也要先把路修起来,现在倒是不着急,能保证明年开春有鸡苗就行了。”
“开春肯定能有,就是数量恐怕不够。”
“有多少?”
“三百。”
“三百?”赵启明不太满意。
胡先生解释说:“养鸡的人家不少,但没人敢往多了养,怕闹出鸡瘟来,所以钱管家虽然打过招呼了,开春之后能孵出来的鸡苗也数量有限。”
赵启明觉得有道理,也不想让钱管家奔波,所以朝胡先生说:“就先收那么多吧,毕竟这还是刚开始,就当做实验了,要是成功的话,再增加规模也不晚。”
“是。”
“还有养鸭的事情,可开始准备了?”
胡先生点头,然后说:“太平寨的河边比较平坦,在不占用农田的情况下可以盖出几个大的鸭舍来,就是鸭苗的数量,可能同样无法让小侯爷满意。”
“少就少点吧。”赵启说:“先把鸭舍的环境弄好。”
“小侯爷打算怎么弄?”
“坐北朝南,通风要好,这是必须的。”赵启明想了想:“再有就是鸭舍的地点,要离河流近些。能方便清理卫生,就不会有细菌滋生了。”
“细菌?”胡先生不明所以。
赵启明也没打算解释:“总之要选好地方,方便通风和打扫,产生的粪便也要有储存的地方,山上的鸡舍也要按照相同的标准来建设,这是生态养殖的关键。”
胡先生点头,然后忽然想起什么,露出了笑容:“小侯爷所说的生态养殖,在下也算是弄明白了,这要是能够成功的话,太平寨从养殖和种植入手,的确也能大有作为。”
“您也觉得可行?”
“以前没有人这么做过。”胡先生说:“以养鸡为例,小侯爷有全套的养殖方法,连鸡粪如何储存都有规定,这不是那些养鸡的人家可比的,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小侯爷肯定能办到。”
赵启明道:“事在人为,只要肯去做,就肯定能成。”
“在下也期待能成。”胡先生眯起眼睛:“到那时,侯府四季都有水果供应,平时要吃的鸡鸭鱼肉也都不用花钱,这将为侯府节省了不少的日常开支。”
赵启明好笑:“不愧是账房先生,果然精打细算。”